4月26日晚,历史学系学衡讲堂邀请梁晨副教授带来了题为《无声的革命 ——中国精英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的精彩讲座。
梁晨副教授致力于民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在生活水平研究、教育获得与社会分层等方面有独到的造诣。讲座的主题来自于梁晨老师在《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刊发表的研究报告《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这项研究关注大学生生源来源背后的教育公平问题,曾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在讲座中,梁晨老师以北京大学和苏州大学学生的学籍卡作为研究材料,从学生民族、家庭收入、性别、籍贯、父母受教育水平、毕业高中、家庭住址及父母职业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
梁晨老师首先讨论了北大和苏大学生的地理分布状况,北大与苏大学生分布都有明显的地方性,北大多为京、吉、浙、闽等地,苏大学生也多为当地,这体现了大学录取在地域上的不公平,但至少部分地区已有了学生“从无到有”的可喜转变。
随后,梁晨老师对最受争议的城乡分布状况与学生家长职业构成进行了解读。在北大城市学生远多于农村,但农村学生比例的下降很大程度上与城市化进程有关。苏大在改革开放后城市、农村学生所占比率已基本持平,考虑到农村人口的相对减少,农村学生的比例实际上是增加的。北大学生出现了干部子女比例提高,知识分子子女比例降低的情况,但这并非权力干预的结果,而是研究中对“干部”的宽泛定义和近年来社会阶层多元化所导致。学生城乡分布状况与家长职业构成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结构变化的结果,某些媒体以此来做出教育不公平的结论是草率的。
最后梁晨老师关注了学生的毕业高中,据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只有极少数“超级中学”有能力给北大提供学生,而要让精英教育更加开放,必须要提高重点高中的开放性。为此,各地区应均衡发展重点中学,力争在每个县建设好一所优秀的中学,给学生提供进入精英大学的通道。在这方面,江苏与福建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
在总结中梁晨老师认为,虽然精英教育必然有一定的不公平性,但中国现阶段的教育制度一定程度上仍比西方部分国家开放得多,这得益于基础教育的普及,以及考试制度的推行,加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弱化了精英群体对精英教育的垄断。今天的诸多教育改革或许需要重新审视。
梁晨副教授的讲座资料翔实,见解独到,前来听讲座的同学均表示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梁晨老师与大家进行了互动,解答了同学们有兴趣的问题。
据悉,已经举办到第三学期的学衡讲堂近日入围2014年度我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项目。学衡讲堂在近期还将邀请蒙元史专家刘迎胜教授、台湾问题专家刘相平教授做讲座,请大家继续关注。
(文/王振 王雨佳 采编/吴晓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