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历史学家罗伯特·C·艾伦来我院讲学

来源:ok138cn太阳集团529发布时间:2016-09-23 09:17:49访问量:23

应我校的邀请,9月8---9日,国际著名历史家罗伯特·C·艾伦(Robert·C·Allen)分别在ok138cn太阳集团529会议室、图书馆报告厅和高研院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三场精彩的讲座。艾伦先生原为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荣退后任职于美国纽约大学。讲座先后由于文杰教授和沈汉教授主持。

第一场讲座题为:英国农业革命和经济增长溯源。在这场讲座中,艾伦(Robert C. Allen)主要反思了马克思传统的解释。马克思认为,圈地运动导致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劳动力,促进城市经济繁荣,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但是通过当时的乡村档案、土地流转记录,包括不同经营者的年收益来看,并非独占大部分土地的地主对经济做出了最突出的贡献。

圈地对农产量做出的贡献有待商榷。虽然亚瑟·杨(Arthur Young)和厄恩利(Ernle)认为“敞田中的小农对新型耕作方式无动于衷”,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敞田上的自耕农也很自觉地应用了很多改良后的方法。虽然取得的成果不及实行圈地的农场主,但也分别在密集耕作区、稀疏耕作区、牧区达到了前者的76%,86%,89%。当时新兴的小型有产阶级,诸如约曼农为增产所进行的技术改进和土地利用方式努力颇多。并且对比分析,当时的敞田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保持了很好的收益。公地因为零碎而成为改良品种的试验田,同时也因为自主性较高,少数敢于尝试、富有野心的农户就在试验过后取得了较高的收成。

同时,城市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由于伦敦这些大都市工人工资水平较高,日常饮食中对肉、蛋类需求颇多,倒置伦敦周边地主纷纷将耕地改造为牧场。市场导向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农业领域的现代化。为了享受到更高的生活品质,增加生产利润,优化谷物的种植方案出台,以满足城市中人对高品质的需求;规模化经营也出现,以减少农业的用工量。这些增产范式,都潜移默化地推进了农业革命。

在艾伦看来,马克思所认为城市繁荣是生产进步的结果,其实因果倒置。正是城市繁荣,才促进了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出现,才使得农业革命成为可能。

讲座结束后,有同学就高工资模式提出质疑。认为当时的工业化条件下,机器取代人力,失业普遍的现实中,根本不会有如此高的市场需求。艾伦教授解释说,这位同学错置了时空。机器化大生产是在十九世纪才较为普遍,而这一时期是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得益于伦敦的港口地位,英国对外贸易的频仍,伦敦城市内拥有技能的工人工资水平高很普遍。当然,小城市的手工业者、农场主并不在高工资范围。城市之外,人们的生活水平依然较低。农业革命也最终没有给这些人带来更多收益。

也有同学提问,能否将这一时期农业变革,产业转型,经济发展中的关于土地所有权的争执问题,包括黑死病以来农村中一直未解决的贫困问题,与十七世纪中叶的英国内战相联系?认为这是变动时期社会矛盾的一个缩影?艾伦教授认为这些现象在欧洲也存在,矛盾并非英国独有。很难认为这和内战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内战本身有其更复杂宗教背景,政治斗争等。但就他所知,这个角度仍有一定的探讨空间。

此外,艾伦教授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读书时候的趣事。鼓励同学们多锻炼,拥有轻松的心态。即使面对手写体,也要逐日钻研,耐心解读。在这个秋日午后,艾伦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集趣味与丰富性于一体的学术盛宴。

 

           讲座结束后,艾伦教授与ok138cn太阳集团529部分师生合影

第二场讲座题为:国富国穷的原因何在?——迅速超过(Why some countries rich and others poor——pulling ahead)。

开场艾伦用图表指出,1500年左右,国家间的分化已经初现端倪,而到了1800年,更是差异巨大。他认为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技术,发达国家已经采取资本导向型的技术,而贫穷国家仍然在使用劳动力密集的生产方式。1800年的工业革命,是二者分化日益严重的重要标尺。但工业革命为何率先发生在英国?而非意大利、法国、荷兰或者是中国?

艾伦认为这主要应该归功于技术变革。

首先一反传统史学家所认为的观点,认为这并非是由于英国“更好的制度”。在传统的解释中,光荣革命限制王权,保护私产,并且防止重税,从而激发了个体的创造力。但艾伦对比发现,这是18世纪的自由主义者强行附会的观点。事实上,在当时的制度下,英国有更为集中的中央权力,更为有效的征税手段,更为高效的资源分配。反而法国更加符合制度拥护论者所描绘的世界,但是尊重私人财产并没有促进法国经济发展,反而引发了公共财政危机。法王打破原有规约,召开三级会议,也激怒民众,并引发了革命。

事实上,技术进步才是为英国经济节节攀高的原因所在。艾伦主要从两个角度解释了技术变革率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第一,英国大城市长久以来的高工资模式,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机器取代人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一直是企业家的渴望。高工资模式下,人们也有充裕的资源和时间去提高自身读写能力,文化水平不断增长,也是滋养发明辈出的潜流。第二,英国有着丰富的矿藏,这些燃料价格低廉。在早期机械发明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的时候,这份地理上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维持经济正常周转。其他国家较为高昂的燃料价格,阻碍了这种变革。

除此之外,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也做出了一定贡献。牛顿理论体系所带来的科学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的思维世界,一定程度上将他们从宗教的魅化世界中解放出来。加之经济发展后人们对现世生活更为深切的关注,越来越多人乐于在科学探索中,实际而有效地改变生活。

这场技术变革发生后,也有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改良过程。早起耗煤量偏大的机型,不断被改良从而耗煤锐减,因此,欧洲和美洲大陆也开始尝试并推广机器的使用。工业革命的后果最终裨泽了多个国家。

 

             艾伦教授就世界经济史问题向我校师生发表精彩演讲

第三场讲座是第二场讲座的延续,依旧题为:国富国穷的原因何在?落后下的追赶。——(Why some countries rich and others poor)。

这场讲座将视野放在更为全球化的角度:对南美、东亚地区都有一定探讨。这些国家之所以贫困,其劳动力导向性的生产模式不可忽略。秘鲁、津巴布韦、马拉维和印度之所以不采取西方国家技术,是因为这并不能带来收益。采用技术的成本高昂,劳动者分摊的人均成本数额巨大,而原有的人均工资并不足以达到这么多,所以对这些国家而言,采取劳动力密集型但技术落后的生产方式利润更大。

但工业革命后,在落后于英国时,北美和西欧纷纷通过学习技术、改良机械等方式追赶,德国铁路线的建设也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对交通大力投入的明证。除此之外,这些地区居民较高水平的读写能力,也使得教育普及、文化发展成为可能。

艾伦接着分析了美洲南北出现巨大分异的原因。北美洲因为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欧洲的市场需求成为北美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此外,相较于南美洲而言,奴隶制虽然存在,但并不普遍,因为依靠奴隶制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大面积维持这种制度的成本。在广袤的平原上,大多数居民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依靠工资累积来收获财富。在这种平等氛围中,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读写能力较强。尤其在依赖航运和贸易的港口城市,居民更是有迫切的学习欲望,这都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发明的改进奠定了基础。反观南美,并不具备与欧洲贸易交通的区位优势。并且南美洲地势差异较大,内部的崇山峻岭和沿海的港口之间建立起交通纽带困难重重。当地的劳作方式也大都是强制劳作,较大的贫富分化抑制了本国的市场需求,而国外的贸易又被自身的地理条件和西班牙等殖民国家压制,唯一的可行资源——白银大面积开采出口,又导致国内物价飞涨,经济更受创击。财产权的缺乏保护,国家政策层面的关税保护确实,大众教育的迟滞,使得拉美限于经济落后的泥沼中,未有改善。

非洲长期以来并未出现高产量的农业、多样化的制造业和经济增长所必需的制度和文化资源。加之战乱频仍、民主和平等氛围缺乏、时代遗留的外债长期压制,滞重而缓慢的发展步伐一直未能有所突破。

俄国在国有体制下有过一定的经济繁荣,对工业的鼓励、引入国外资本在金融领域的进步、以及大众教育的普及,都成效显著。但二战对此冲击巨大,冷战时期的军备竞争也使得资源使用失衡。早期的国控模式渐渐显露弊端。反观日本,虽然发展前期较为迟缓,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有诸多逐渐适应本国国情的原生性改造。在改变了军国主义时期的政策之后,大面积引入最先进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并根据需要进行生产,利用地缘优势达成与美国的贸易协定,重视本国的国民教育和技术革新,都使得1950年以后的日本发展迅猛。

最后,艾伦总结道,在全球化的今天,要想弥补历史上遗留的差距,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加快速应变。这些起起伏伏的国家发展模式对当今中国也颇有启发,改革以来的中国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所关注的重点。虽然这场讲座的题目为“国富国穷”,但国家的未来还是掌握在在座的年轻人手上。

讲座后同学们也积极提问。有同学不理解在资本扩张年代,本是南欧的西班牙葡萄牙发现了新大陆,占领了抢夺资源的先机,为何后来发展落后。艾伦解释说,西班牙在发展时并未有技术上的突破,来自南美的白银反而成为通货膨胀的导火索。消费和奢侈在发现新大陆后盛行,经济却并未因此而实现突破,最终不敌后起之秀。

也有同学希望艾伦能给中国的发展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艾伦表示,中国非常具有经济潜力,但这个问题十分复杂,他也在做相关的数据整理和调查,目前尚且不能提出非常具体的意见。不过发展的动因,他相信同学们已经可以从自己的讲述中有所启发。并且希望对中国国情更加了解的学生们,能用自己的行动给这个问题作出更好的回答。

(李娇)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