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手掌上的余晖:南大历史系暑期社会实践侧记

来源:ok138cn太阳集团529发布时间:2012-10-14 05:12:41访问量:584

留住手掌上的余晖

 

——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手掌上的金陵:南京老行当老手艺调研”团队侧记

 

撰稿人:郝春阳、武黎嵩

 

 

2012年的夏天,对于大多数南京人来说,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季节。然而,“手掌上的金陵”团队的队员们却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苦夏的滋味,不仅是因为炎热的天气,更是由于我们在寻访南京老艺人、老行当从业者的过程中第一次近距离的认识到民间老工艺的艰难求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刻不容缓。

作为承载民间深厚记忆的老工艺,曾有极其过辉煌的过去。但我们又不得不痛心的承认,这些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老工艺面对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大潮的冲击正逐渐的走向衰亡。民间手工技艺的神秘性与封闭性,固然使手工业者的技艺不致外流而相对纯粹,但同时又桎梏了其自身的发展。那灿烂鲜活的历史面容早已如烟般逝去,同着它们的传承人淹没在金陵帝王洲。我们所能做的也仅仅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吉光片羽,做一份忠实的记录,为后来者还原昔日的锦绣华年。2012年的苦夏,或许是那么一个承前启后的夏天?

面对种类众多的民间老工艺,我们选取了南京绒花、南京钟、折扇、空竹等十四种极具代表性的金陵老工艺老行当作为研究对象,6组24名成员在南京、上海等地展开调研。我们按照其发展及运营的不同状况,大体将研究对象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绒花、南京钟等已经进入博物馆展出的工艺,即手工艺品的博物馆模式。此类工艺大多制作复杂成本太高,对手工业者技艺要求较高培养时间长,而昔日奢侈品,受众面较小,且具有明显时代特征。如南京钟这种技艺复杂成本高的行当,经历社会变动,瞬间失去了生存空间。今时今日,它们都只能作为化石安详地在博物馆中等人凭吊,复活之路极为艰难。

第二类、如箍桶、竹篾等不久或即将被廉价的工业产品所取代的行当,称之为工业化下的替代模式。此类技艺从业者多处于社会底层,曾为人们生活提供着便利。但是却被廉价的工业品所取代,尽管它们更加环保。

第三类、包括宝庆银楼、金陵折扇在内的已成功转型进行商业化生产的工艺,即手工艺品的现代商业化模式。这些工艺的转型方式、转型过程不尽相同,但都成功的立足发展。1984 年宝庆银楼在国内同行业第一个恢复了老字号招牌,实施品牌战略,创新管理模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既保持了传统工艺,又有创新,饱含时代气息。走出了传统手工艺品的现代化路径。

 

 

我们给大家讲述一个曲高和寡的故事。

南京钟作为中国人自己发明并创制的第一款现代机械时钟,曾经获得全世界的认可和赞誉,同时又是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曾于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获得“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金奖。但在不到100年后的今天,这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工艺已鲜为人知,也已后继无人。

南京钟大致起源于17世纪末(即康熙中后期),但这只是文献匮乏条件下的推测。典型的南京钟有三大特色:一是外观精细秀美,极具中国特色;二是南京钟均由纯手工打造、独一无二,其家庭作坊的生产形式中又有早期的“标准化”生产雏形;三是南京钟机芯构造为中国人独创,其运行原理区别于西洋钟表。南京钟雍容华贵,外壳多为红木制造,机芯外壳为精巧的细工雕,连边缘面框上都加以极为细微的雕刻;底座亦造型秀美,纹饰多变。有些甚至用奢美的象牙、螺钿镶嵌,考究至极。此外,南京钟的鎏金铜板钟面也极具特色,制作考究,要经过手工打磨、描图、錾剔、再打磨、贴金、玛瑙揉碾、炭火烧结等过程。定制者可根据需要定做不同的图饰,所以南京钟的鎏金铜面纹饰多变,体现了手工艺品的独一无二和制作者的创造天才。

现存的南京钟大多藏于民间收藏者手中,其中以是南京的陈仲仁先生和上海的刘国鼎先生最为著名。但遗憾的是我们已经很难寻找到能够完整地掌握此项技艺的艺人。

 

 

 

老行当的衰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伴随着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崛起,使长时期以来引以为荣的老字号和老手艺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生与死的抉择。手工业的特点注定其不机器化大生产,在工业社会何以容身?其自身精雕细琢工艺水准,既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又阻碍了自身转型。曾经的工艺美术业的国营体制,在计划经济崩解的时候,也险些给老行当带来灭顶之灾。老工艺的保护传承应该走上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我们都在探索着。

路边的荒草死而又生,做着点缀或者消解……回望历史,人们总想于细微之处做些凭吊,可有些事物在产生,有些事物却在消亡,来不及品味,就已化作云烟而去。

承载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是否该有一部《手掌上的中国》记忆那渐行渐远的孤独背影呢?也许,他们的远去并不孤独,因为有太多同样湮没的事物随行。没有谁会无感于活化石的痛楚,当然也许没有谁能阻止历史的洪流,在功利浮躁的社会,慢工出细活意味着必死,然而这份浸透泪水的记录和老南京的光影声色,需要我们止步凝视,更需要我们潜心思索……

我们生在这片热土,理应感怀这些曾经的美好。面对无限的消逝,于是在2012年的夏天,我们决定为那民间艺人执着的坚守,为古老艺术的保护作一份还算忠实的记录。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