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日,第二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颁奖仪式暨青年考古沙龙于北京大学举行,此次共评选出来自北京大学、社科院考古所、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我校、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的10位获奖者和2个获奖团队,其中学术组7人,田野组3人,公众考古组则归属两个团队。
我校考古学专业可谓再传喜讯,继首届刘聪、吴伟同学获奖之后,在被许宏先生称为“大年”的第二届评比中,12级硕士研究生李思洋的参评论文《<避暑宫图>的考古学研究》和由09级本科生李博创办的考古资讯小站在众多优秀的参选者和参选团队中脱颖而出,分别于学术组和公众考古组获奖。另有来自北京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11位个人和1个团队获得入围奖。
“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是中国首个面向国内外各大高校学子的考古学专业奖学金,它由发现中国基金于2011年10月在山西夏县西阴村设立,以纪念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旨在鼓励更多青年考古学子在考古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李济先生是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他于1928年至1937年主持了震惊世界的安阳殷墟发掘,确立了商文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使传说中商代成为信史,同时也对下半个世纪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张光直先生曾说:“就中国考古学而言,我们仍活在李济的时代。”而徐志摩更曾赞誉道:“刚毅木讷,强力努行,凡学者所需之品德,皆有之。”奖学金以李济先生命名,可见其寓意深远,更可见其对青年考古学子的期望、情感之深、之切。
第二届奖学金仍邀请了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先生受担任评审委员会主席,李济先生之子李光谟教授担任荣誉顾问。评审委员会由安家瑗、陈淳、陈星灿、栾丰实、齐东方、许宏等40位来自全国各大考古机构和院校的专家组成,经过三轮严格评审,充分体现了公平专业的原则。
本届奖学金的颁奖活动于李济先生生辰6月2日举行,北京大学严文明、徐天进、沈睿文教授,人民大学魏坚教授,社科院考古所陈星灿副所长、许宏研究员,国家博物馆安家瑗、戴向明研究员等考古界专家莅临现场。严文明先生亲自为获奖者颁发奖杯,获奖者代表向在场嘉宾展示了他们与考古的故事,北大孙庆伟副教授做了关于李济与夏文化探索的专题讲座,李济考古奖学金评审办公室颁布了第三届奖学金的评审规定。在参观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博物馆的吕氏家族墓特展之后,由发现中国基金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共同举办,北京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协办的青年考古沙龙正式启动。青年学子与资深考古人对话,探讨了当今考古学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全国各地考古学生相聚,分享各地各校先进经验。考古圈外与圈内人士,中学生与大学生共聚一堂,对公众考古的意义与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有益的探讨。
李思洋同学是我校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修东方建筑方向,师从周学鹰教授。她本次提交的论文《<避暑宫图>的考古学研究》在周学鹰教授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的基础上精简、修改而成。在这篇论文中,她对传为五代时期郭忠恕的《避暑宫图》进行了重新研究,从建筑形制、风格的角度,比较了大木作、小木作、瓦作、脊饰及构架与现存古建筑及考古材料中建筑形象的异同,从而得出画中建筑的时代上限应晚于北宋初年的结论,将此画的研究深入了一步,也为从建筑角度对古代绘画进行断代做了一定体系和方法上的探索。
继吴伟同学于首届评比中获奖之后,周学鹰教授连续第二年指导学生获此荣誉,实属不易。这充分体现了周学鹰教授和我南大考古专业老师们治学之严谨,教学之用心。
考古资讯小站由我校09级本科生李博同学创立并担任站长,它成立于2012年3月10日,通过翻译全球各地考古资讯介绍国外考古动态。截至2013年5月9日,已有翻译人员67人,语种有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阿拉伯语等语种。社科院考古所许宏研究员真切的赞誉说:“他们是一群画着激情梦想与信念的学子,以张光直先生‘一只眼看着国内,一只眼看着国外’的期盼来自勉,意欲拉近公众与学者、公众与考古的距离,‘怀着对全人类的关怀进行考古研究’。正因此,他们给当代中国学界和喜爱文物考古的公众带来了一股清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考古资讯小站勇敢地成为了考古科普的探路者,他们在公众考古的道路上勇于探索,成绩卓著,并且必将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我校学子连续两届共4人获得李济考古学奖,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鼓励。相信南大考古人会继续秉承老一辈学者的治学精神和理念,在众多优秀老师的指引下,不断钻研、奋进,在考古的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