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京电视台报道了一则新闻:女大学生小芳(化名)在应聘六合区信用社时,笔试成绩第一、面试成绩第二,综合评分为第一名,但最终她落聘了。信用社人事科长接受记者询问时说:该同学的诚信有问题,不符合我们招聘的要求。
后续报道使人们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去年10月,六合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到小芳所在的学校办了一场招聘会。小芳参加应聘,由于时间紧,学校还没有发放推荐表,小芳就凭个人的记忆写了份个人简历,交给招聘单位。今年元月小芳初试合格,2月8日,小芳在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参加第二轮笔试,以95.5分的好成绩在140多名考生中稳拿第一,两个月后,小芳参加面试,排名第二,结合笔试成绩,小芳综合得分排在第一。随后,信用社要求小芳提供获奖证书原件。小芳送交证书原件时,主动对信用社负责招聘的人事科长说,当初因证书不在身边,记忆不清,简历上填写的一些获奖等级有误。其中一个“一等奖学金”应为二等,另一个“二等奖学金”应为三等。人事科长要求小芳重新提交了一份准确的简历。六合区信用社此次计划招聘4名大学生。综合考核成绩第一的小芳认为,她被录用是十拿九稳。但最后接到的通知是,她落选了。
小芳家在农村,父亲每月只有300元的收入,家庭生活贫寒,小芳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一贯优秀。大学期间,她先后获得20多个奖项。本来准备考研的小芳,投简历被初选后,鉴于家庭经济压力甚至放弃考研。
小芳觉得非常委屈,非常遗憾,但招聘单位的拒收又不能说没有任何道理。最后用人单位提出一个补救办法:单位招临时工,月薪一千元,如果小芳同意,可以考虑。小芳难以接受。
这一故事留给人们的思考是深刻的。近年来,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给求职简历“灌水”者大有人在,因诚信问题而导致求职失败的,小芳也不是第一例。人无完人,小芳当然还年轻,即使当初是有意更改获奖档次,也不能说小芳今后会永远失信,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小芳会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汲取教训,步入诚实守信的新的人生之旅。但作为后来者,却绝没有理由侥幸试图拿诚信继续“练摊”。古人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不仅是政府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就是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对此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以诚信为内核的道德品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高于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一位企业老总就说过:一个人道德品质优良,学习成绩一般,那么他到单位后还可以继续学习,不断提高,最后干出成绩;但如果一个人在道德品质上存在缺陷,即使他知识渊博、技能出众,企业也无法接纳,因为他渊博的知识和出众的技能给企业带来的可能会是损失,而不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