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副对联概括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曾国藩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一无背景,二无家学,却在短短几十年间扶摇直上,先后出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位极人臣,在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中兴之世,被誉为“中兴名臣”。
晚清以来有不少名人对曾国藩给予了很高评价。毛泽东1917年8月在写给老师黎锦熙的信中称:“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死后谥号),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表示了钦佩之意。
蒋介石对曾国藩的评价更多。他在给儿子蒋经国的信中,多次教导一定要读《曾文正公家书》,说“曾文正公家书皆阅历之语”。“阅历之语”就是亲身经历的事,不是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他说曾国藩“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也就是自己立得住,也要让别人立得住。他还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诵读参悟。马英九的父亲临终前留给儿子的遗嘱中写了一句曾国藩的话:“以天下至诚胜天下至伪,以天下至拙胜天下之巧。”意思是说做事不要走捷径,要认真。
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可思议之处:一个文弱书生却组建了晚清最具战斗力的湘军,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镇压下去;一个功高震主让慈禧太后寝食难安的重臣,却能在功成名就后全身而退;一个在镇压农民起义时大肆屠杀的“屠夫”,却在个人修身养性上达到了“圣人”的境界,成为晚清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人,却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揭开的谜团,下面从其人生的历程来探究他成功的秘诀。
一、 青云直上
曾国藩是湖南人,他的家人世代在乡间务农。他父亲考中过秀才,当过私塾先生,有一定的文化。他在家排行老大,28岁考上进士,从乡下到京城做事。他的弟弟都羡慕他,他则教导他们人要立志:“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坚信只要心存大志,就大事可成。他的弟弟曾国璜觉得在家塾读书条件不好,想外出读书。曾国藩在回信中说:“苟能发奋自立,家塾可读;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背柴)、牧豕(放猪),皆可读书。”所以不必讲条件,“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志向远大并不代表一定会一帆风顺。他考秀才时就不顺利,考官认为他文理不通。后来再考只得到背榜,也就是最后一名。他没有放弃,去省城就读名校岳麓书院,勤学研修,终于相继考中举人、进士。在进士及第后,他立下更大的志向,在北京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只问耕耘。”曾国藩28岁进入翰林院,已开官场先例,但他不满足,依然勤奋努力,注重修身养性,给自己定日课,即每天要完成的学业、为人、养身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最终成就了他独特的坚毅性格。
受一些理学家友人的影响,他给自己定了严格的修身计划“日课十二条”,内容主要有:
一、 主静: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骛。
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决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叶。
五、读史:每日至少读二十三史十叶,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六、谨言:出言谨慎,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七、养气: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作养病之人。
九:日知其所亡:每日记下茶余偶读一篇,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十、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不可一味耽搁,否则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早饭后习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皆作为功课看待,绝不留待次日。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有点近乎自虐,以严格为乐趣和追求,但也会与人的天性发生冲突。如看到有人讨了漂亮的妾,他很羡慕。即使是一种念头,他也写进日记,深自反省。还有戒烟,不是鸦片,他烟瘾很大,烟袋不离手,但抽了烟后,身体不舒服,决定戒烟,并把戒烟的过程写进日记。先开始戒烟六神无主,又恢复抽烟,而且烟瘾更大,感到羞愧难当,终于把烟袋撕坏。他在日记中写道:“念每日昏锢,由于多吃烟,因立毁折烟袋,誓永不再吃烟。如再食言,明神殛之!”以后烟瘾发了,就去找人下棋。一段时间后终于戒掉烟瘾。
他在北京当官的15年,仕途飞黄腾达,“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一方面,他尽力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等待官位升迁,另一方面,在文章的写作和学问精进上全力进取,希望在文事上有所成就,但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
二、乱世从军
曾国藩卷入镇压太平军的战事有一定的偶然性。1853年初咸丰皇帝任命他为湖南团练大臣时,他正在湖南老家为母亲守孝,时年43岁。他不是一个皓首穷经的读书人,想做一个治世之能臣。他本质上是个文官,不喜欢骑马,出行主要坐轿。现有的国家军队作战不力,他要建立一支组织严密,有着顽强战斗意志和实战能力的地方部队(团练)。他规定湘军中所有高官都由德行很好的读书人担任。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鄙弃态度激起了读书人的仇恨,让他们决心“上马杀贼,下马读书”。而这批有着湖南士林风气的儒生在后来的生死搏杀中屡遭挫折而不气馁,表现出了与叛道者势不两立的殉道精神。
曾国藩练湘军是有所本的,采纳了明代戚继光的练兵模式,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拟定营规、饷章(湘军饷银高于其他军队一倍)。这支军队只隶属和服从他一个人。他不但用军纪营规去约束士兵,还用讲学的方法教化士兵,这与他的文人出身有关。他把理学中的“仁”、“诚”、“礼”等道德原则引入治军之中。在他看来,这些做人的道理比军事本领更重要。“仁”就是要官长用仁爱之心来调节与士兵的关系,使他们心甘情愿出力;“诚”就是把忠君诚心的政治品质作为选将的要义;“礼”则是湘军中要有上下尊卑的关系以及严明的纪律。曾国藩还亲自为士兵创作了许多朗朗上口的歌谣,比如“操武艺”:
要保一方好地方,大家学些好武艺。
武艺果然学得精,纵然有事不受惊。
石头要打二十丈,石灰罐子也一样。
木板只要五寸宽,箭箭要中靶子上。
石头灰罐破得阵,叉耙锚子一齐进。
靶子也立一块板,板上先凿四个眼。
眼内安个小木球,戳在锚子尖上留。
只要枝枝戳得准,保守地方总安稳。
语言通俗又有可操作性。
“解散歌”
我今到处贴告示,凡是胁从皆免死。
第一不杀老和少,登时释放给护照。
第二不杀老长发,一尺二尺皆遣发。
第三不杀面刺字,劝他用药洗几次。
第四不杀打过仗,丢了军器便释放。
第五不杀做伪官,被胁受职也可宽。
第六不杀旧官兵,被贼围捉也原情。
第七不杀贼探子,也有愚民被驱使。
第八不杀捆送人,也防乡团捆难民。
人人不杀都胆壮,各各逃生寻去向。
三、 铁血沙场
令人感到吊诡的是,曾国藩从本性上说并不适合带兵打仗。他不是一个奇谲、狡诈之人,缺乏用兵者所具有的大胆和亡命,也缺乏那种举重如轻、敢拼能赢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他却取得了军事上的巨大成功,原因一是他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另者他也在变化,以适应环境。
1854年曾国藩带领湘军在衡阳出师,宣读他写的出师表——“讨粤匪檄”。在檄文中,他痛斥太平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在太平天国统治下,“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贾(做生意)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又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写得大气磅礴,很有鼓动性。
出战失利,湘军在靖港惨败,曾国藩跳入水中自杀,被随从救出。湘军的抗打击能力很强,作战坚韧,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朝廷忌讳汉人掌握实权和兵权,不让他出任地方官,湘军的补给困难。他在攻下武昌时,咸丰皇帝让曾国藩代理湖北巡抚,但很快又撤销,改任兵部侍郎。后者是个虚衔,没有地盘。他冷静地对待这些事,每日努力做的是“内外兼修”,以内心的宏大迎接外来的挑战。每天起床后带一两个亲兵巡营,检查士兵训练;吃早饭时把将领和幕僚叫到一起,边吃边交待要做的事;早饭后,用一上午批阅各地送来的文件,处理相关事务;稍有空闲就读书,边读边思考。
与他个人的特点有关,曾国藩用兵谨慎,从不盲目出击,也很少用奇兵,是靠实力慢慢耗尽对手。他的作战原则是“扎硬寨,打死仗”。一度时间他在军事上处于低谷,与地方官的冲突不断(主要为征调军饷)。这时发生了“毕金科事件”。毕金科是湘军将领,率军驻在江西樟树,江西长期不给这支部队供给,眼看就要支撑不下去。新任江西巡抚文俊让人传话,如果毕金科部能攻下景德镇就给他们发饷。毕金科只好带领上千人去攻数万太平军守卫的景德镇,结果全军覆没,毕本人战死。曾国藩得到消息后只能暗自垂泪。数年后攻下了景德镇,曾国藩特命在毕金科战死的地方立块石碑,亲自撰写碑文,表达忿恨之气。
处于困境的湘军终于挺了过来,1856年太平军内部发生内讧,东王杨秀清被杀,韦昌辉又与石达开争斗被杀,石达开受到洪秀全猜忌又出走,内部处于极度混乱之中。湘军开始反攻,顺江东下,攻下军事重镇九江。曾国藩是个战略高手,他发现太平军的流寇性质,对这样的敌手要避其锋芒,耗其锐气。为贯彻“扎硬寨”的思想,他对湘军的营盘建设有具体规定,营盘的围墙一般要有八尺高、三尺厚,墙外面必须有一道壕沟,深沟八尺宽、六尺深,墙外墙内各两道。
四、 大悟山村
1857年3月6日,曾国藩接到家信,得知父亲去世。他决定回去尽孝,给朝廷上了个请假的奏折,不等朝廷回复就封印回家。有人提醒要等待批复,他铁青着脸摇摇头。咸丰皇帝听说他没有获准就回老家奔丧,本想治他的罪,但其他官员反复为他求情,就批准给他三个月假期。三个月满,曾国藩写了封长长的奏折,题为“沥陈办事艰难仍恳终制折”,坚持要在家守孝期满,并述说他在江西督办军务的难处,一没有军权,湘军不是正规军,有功人员不能补授实缺;二没有政权,所以也没有财权;三没有钦差大臣头衔,以团练大臣募勇成军,处处受到地方督抚的歧视、刁难和打击。最后他提出要求,“细察今日局势,非位任巡抚有察吏之权,决不能以治军”,公开要官。没想到要官却没有成功,咸丰发出上谕,让曾国藩安心在家守孝。
对曾国藩来说,在家为父守孝的一年多是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完成了他人生精神上的顿悟。从此之后的曾国藩悲悯、达观、清醒,有着超然的洞察力,以及无时不在的苍凉感。
父亲的丧事办完后,他过上了在老家白杨坪闲居的田园生活,生活虽安静而无聊,但他却过得有滋有味。经过多年理学的熏陶,曾国藩定力非凡。他的生活简单而苛刻,甚至有点苦行僧味道,每餐几乎只吃一个菜,即使有几个菜,也只吃靠自己最近的那盘。对于生活他有自己的看法,人的欲望无限,不能一味迎合,相反应该有意识地控制和压抑,应注重精神的提升。在这一点上程朱理学与佛教有着相同的功用。
时间一长,曾国藩开始变得焦躁起来,常发脾气,为一些小事训斥弟弟、弟媳,看不进书,事情过后又感到内疚。由于心情不好他病倒了。老友欧阳兆熊知道后推荐名医曹镜初给他看病。曹镜初为他开了药,又与他聊天,对曾国藩说,岐黄(中药)可医身病,黄老可治心病,阁下还是多读一点黄老之作,也就是道家的著作。心病一除,身体就一天天好起来。他知道皇帝对他不信任,但既然如此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无力改变世界,就只好改变自己。他仍与部下保持密切联系,告诫他们要兢兢业业做人,小心翼翼打仗。
在白杨坪那段时间,曾国藩重点读了老子、庄子的书和易经。孔子说50岁前不读易经,曾国藩已快到这一年龄,可以觉悟书中深藏不露的巨大玄机。他经常读易经到深夜,更多时间是用于思考。易经中说:“日中则昃(太阳偏西),月盈则亏,天有孤虚(指日辰不全),地阙(缺)东南,未有常全不缺者。”看来天地都不完美,何况乎人?在老子《道德经》的扉页,他写了八个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人的生命看起来坚强无比,但他们的死又显得那么柔弱,而自然界的草木,看起来柔弱无比,但它们也是生命,岁岁枯荣。他读易有了心得,写了不少对联,以明心志,比如:“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情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同时,他对自己的过去也有所反省。他在家信中说道:我以前自负得很,以为自己本领很大,每每看见的总是别人的不是,后来才知道自己实际上有很多不足。有了这样的认识,他变得谦恭了,也变得圆滑了。以前,他对官场风气是厌恶的,很容易与人发生矛盾,以致自己腹背受敌。重新出山后,他对官场也能主动适应了。
这时恰好石达开带了十万之众出走浙江,军情紧急,有人上奏提议起用曾国藩,朝廷采纳。重新出山后的曾国藩像是换了一个人,当年那个稍显刚愎而呆板的曾国藩不见了,现在则是一个既有原则性,又具灵活性的政治家,有着刺猬和狐狸双重的品质,既坚韧有力,又狡猾无比。
五、 海阔天空
重新出山后,曾国藩把全副精力都投入战争之中。他是个不好色、不赌博、不酗酒、不喜欢挥霍、不爱户外活动,只喜欢读书和下棋的传统书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用于军事筹划。
1860年,李秀成攻克苏州,形势不利,朝廷只能重用曾国藩和湘军,朝廷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并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所有大江南北水陆各军均归节制。他得到的不仅是官位,还有承认。7月,曾国藩率军到达皖南,驻扎在徽州祁门,这里地理位置重要。在祁门那段时间,他主要忙于防务,查视营垒,巡视岭防,督战徽城。白天繁忙的军务停歇下来后,每到晚上他都要一个人在屋内凝神屏息端坐一会。他喜欢在这样的静谧中汲取神秘的力量,然后再去处理大量来往公文,写一些私人信件。
这一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侵犯北京,咸丰皇帝带着皇妃、皇子和亲近大臣逃亡热河避暑山庄。十万火急中,咸丰降旨,要曾国藩速派湘军大将鲍超率数千精兵拱卫京师。接到诏书,曾国藩慌了神,他自己还指望鲍超军来援救。如果派鲍超军转赴京城,皖南的战局将难以收拾。如果不派人进京,又会背上“抗旨”的罪名。遂急忙召集幕僚商议,李鸿章的建议解了燃眉之急,采取“拖”的办法,派人送信给朝廷,堂皇地建议:鲍超人地生疏,断不能去,是否由曾国藩和胡林翼两人中派一人进京。这样朝廷当然不会同意,还会下诏来调人。信在路上一来一往会用很长时间。这一招果然有效,不久北京的势态缓和下来,不用派湘军北上了。
一个危机过去,另一个危险接踵而至。李秀成率太平军到达附近,离祁门老营只有60里。而祁门已成一座空城。除少数亲军外,其他湘军离祁门很远,调部队回援已来不及。曾国藩长叹一声,准备原地等死。那天晚上,他安定情绪在灯下写遗嘱。天亮时好消息传来,鲍超军队日夜兼程赶到祁门附近,而且李秀成又不知湘军大营就在这里,没有全力进军,结果转危为安。接着曾国藩移营到安庆附近指挥安庆攻坚战。布置战术之余,他安详地在大营中开始自己的菜农生活。每天下午,他都要一身短打,扛着锄头进入菜园,锄草,松土,施肥。在给儿子的信中,他描写了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
吾现在营课勇夫种菜,每块土约三丈长,五尺宽,窄者四尺余宽,务使芸草及摘蔬之时,人足行两边沟内,不践菜土之内。沟宽一尺六寸,足容便桶。大小横直,有沟有浍,下雨则水有所归,不使积潦伤菜。四川菜园极大,沟浍终岁引水流,颇得古人井田遗法。吾乡一家园土有限,断无横沟,而直沟则不可少。吾乡老农,虽不甚懒,犹颇认真,老圃则全不讲究。
就在这样似乎颇有闲情躬身种菜之际,湘军攻下太平军防守的重镇安庆。前方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反而让曾国藩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50岁是进入“知天命”的年龄。在他看来,人生一世,白驹过隙,如何在这短暂的岁月实现个人的抱负,与天地相齐,是最应该透彻明白的。1862年5月9日,曾国藩在当天的日记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静下心来细细思考,古往今来已有亿万年,而且没有穷尽,人在其中生存,只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仅仅一会儿工夫罢了!大地广阔几万里,无法知道它的边缘,人在上面生活,睡觉休息,活动游走,白天只需一间屋子,晚上需要一张床。古人和近人写作的书籍,浩如烟海,人的目光所能涉及的地方,不过只是九牛一毛!世事千变万化,有各种途径的美名,而人一辈子的力量所能达到的,不过是太仓中的一粟!懂得了时间的无限而我经历的时间极短,那么碰到了忧患逆境,就需要稍作忍耐,等它安定。知道了大地的宽广而我所居住的地方是如此的窄小,那么碰到名利争夺之事,就应退让隐忍。知道书籍是如此的多而我所看过的书是如此的少,就不会因为稍有心得就沾沾自喜,而应当考虑选择其中好的去持守。知道发生的事情很多而我所处理的很少,就不敢夸耀自己的功名,而应该考虑推举贤人来进行图谋。如果这么做事,自私自满的偏见就会慢慢消除。(译为白话)
细细品味这段话,能感觉到曾国藩此时已到相当的境界,目光看得很远。他考虑的已不是现实的得失和名利,而是从虚无和死亡的对应中去确立个人的位置。
六、 悲欣交集
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下金陵(南京),太平天国覆灭。这是曾国藩人生事业的一个高峰,被封为侯爵。16年的军旅生活带给他三样东西:卓越的功勋、糟糕的身体、对人生几近消极的看法。他清楚地知道,人生事业的顶点往往也是最危险的时刻。金陵攻克后,在狂喜之后他发现一些变化。1864年7月初,金陵尚未攻克,河南巡抚张之万暗中向朝廷上“裁勇练兵折”,建议朝廷裁削湘军。手握兵权的汉人一定会遭到满人政权的猜忌。对此他早有察觉,1861年10月他在给家人的信中说,自己的“权太重,位太高,虚望之隆,悚愧之至”,因此“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耳”。他的一些下属包括老弟曾国荃都怂恿曾国藩取满人政权而代之。野史中记载兄弟两人的谈话:曾国荃试探兄长:“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这是明问曾国藩敢不敢造反。曾国藩把脸一沉,说这是掉脑袋的话,你也敢说。曾国荃说左宗棠、李鸿章都是跟随你的,有30万精锐,即可攻破京师,恢复汉家江山。曾国藩摇摇头,说:老九,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湘军中很多人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共富贵。左宗棠一代枭雄,怎肯对我俯首称臣?我一帆风顺,李鸿章永远是我的学生,如若不是,李鸿章必然反戈一击。这段记述有想象的成分,但却是合理的。人生有两种选择,一是进,如果不进则退,退的做法是自剪羽毛,释清疑忌,以求自保。于是他给朝廷上了一本“粗筹善后事宜折”,对朝廷有两点建言:一是在两江范围内恢复科举,二是请求裁撤湘军,得到同意。他立即宣告,当年11月恢复科举。将财力主要用于两项建设:一是重修满城(八旗兵驻地),另一是恢复贡院。修复满城的政治姿态,表明他身为地方汉族大员,对清王朝是极度尊重的。至于恢复科举倒是出于他的本心,以笼络江南士子,起到稳定局势的作用。直属的湘军基本被遣散,只有水师保留。
稍许清闲点的日子只过了半年,朝廷又派给他新的差使,去山东剿灭捻军,捻军多骑兵,机动性强。1865年5月,蒙古亲王僧格林沁被杀,朝廷催他兼程北上,督办直隶(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军务,以钦差大臣赴山东督剿。老谋深算的曾国藩研究了捻军的长处和短处,制订出一套重点设防、以静制动的战略。在他的战略思想中,最精锐的部队不应跟着高度机动的捻军运动,要“以我为主”,在摸清捻军活动范围的基础上,扼守四个关键地点,即安徽的临淮、江苏的徐州、山东的济宁、河南的周口,再派四支机动部队突击。这样,对捻军作战一直保持“四镇四游”的力量,“一省有急,三省往援”,也就做到了“往来神速,呼吸相通”格局。
一年后,曾国藩进一步完善其战略思想,把捻军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河流作为自然屏障,在河流四面布防。他把捻军的活动范围锁定在运河以西、贾鲁河以东、黄河以南、沙河与淮河以北的地区,在可能渡河的岸边重点布置人马,制造屏障,封锁这些河流。捻军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马队也就没了优势。这是一个笨办法,因为防范的面积太大,工程量极大,不过却是有效的。他摸索出的这一整套对付捻军的方略,为后来李鸿章最终获胜奠定了基础。
七、 白云苍狗
曾国藩晚年在金陵经常带着幕僚在附近闲游。他的幕僚堪称晚清第一幕僚,这是他多年搜罗来的人才。每到一地,他都会公开张榜,让那些自以为是人才的人来营帐毛遂自荐。与捻军作战期间,曾国藩在其所出“告示”中还特别有“询访英贤”一条,希望有人自荐或举荐别人。他的“四大弟子”之一的薛福成就是看到告示后,上万言书打动曾国藩进入曾氏幕僚的。他有一双锐利的慧眼,识人无数,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很多时候,他只要稍稍观察一个人的面相和气质,随便问几句话,就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人有无过人之处,是不是自己需要的人才。曾国藩在用人中最注意的是有没有良好的品行。对于招徕人才,他的心得是“广收、慎用、勤教、严绳”。这些人才在跟随他立下功劳后,很多人得到升迁,成为朝廷或地方官吏。一度时间,晚清地方大员中竟有三分之二出自他的幕僚。
他与这些幕僚相知很深,对有些心腹可以无话不谈。他的幕僚赵文烈在日记中记载了他们之间的谈话,能看到曾国藩当时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1867年7月21日,两人在一起交谈。曾国藩忧心忡忡地对赵文烈说,北京来人说,京城情况很糟,时常出现纵火抢劫的案子,市集店铺间乞丐成群,甚至有的妇女裸身没有裤子穿。这样下去恐怕会有变故发生。赵文烈则说,国家治安平定、统一的时间已很长久,势必会逐渐分崩离析。他估计,以后会神州无主,大家各自为政,现在维持的局面不会超过50年。赵烈文的估算后来竟然应验,50年后清王朝灭亡。听了这番话,曾国藩眉头紧锁,沉思半晌说:“然则当南迁乎?”问是否会出现南北割据的局面。赵烈文明确回答:“恐遂陆沉,未必能效晋、宋也。”他认为清政府已不可能像东晋、南宋那样南迁,偏安一隅,恐将彻底灭亡。曾国藩反驳说:“本朝君德正,或不至此。”赵烈文回答道:“君德正矣,而国势之隆,食报已不为不厚。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他是说清朝初建国时大开杀戒,虽然后来也做了些好事,但善行掩盖不了所犯的罪行。对这种过激言论,曾国藩没有反驳,沉默很久后,颇为无奈地说,我日夜盼望死,不愿见到宗庙毁灭的那一天。
在他生命快要完结时,抓紧时间做的事是派少年去美国留学,这就是著名的留美学童,詹天佑是其中一员。这一举动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民间有人传言:曾国藩是在贩卖人口,将帝国的后代送于虎狼之中,从中牟利。对此他只能苦笑而不理睬。经过他与李鸿章的努力,前后共有120人赴美留学。
晚年时小女儿曾纪芬来到身边。对这个17岁的女儿他最喜欢,喜欢之余不忘谆谆教导。一天晚上,曾国藩工工整整给女儿写了一张清单,细致地提出要求:
早饭后 做小菜点心酒酱之类 食事
巳午刻 纺花或绩麻 衣事
中饭后 做针黻刺绣之类 细工
酉刻 做男鞋女鞋或缝衣 粗工
(过二更后)
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妇女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吾已教训数年,总未做出一定规矩。自后每日立定功课,吾亲自验功:食事则每日验一次,衣事则三日验一次;纺者验线子,绩者验鹅蛋;细工则五日验一次;粗工则每月验一次,每月须做成男鞋一双,女鞋不验。
右验功课单,谕儿妇、侄妇、满女(小女儿)知之。甥妇到日亦照此遵行。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众不贫贱。
八、走向虚无
在去世前一二年,曾国藩被朝廷调到北方任直隶总督。在直隶他碰到的大事是“天津教案”。案子是由传说法国教堂迷拐当地幼童引起,据说神父还对婴儿剜眼剖心,用来做药。由此发生冲突,在场的法国领事开枪打死天津知府家人,百姓愤激打死包括法国领事在内的22名外国人,烧毁了教堂。在处理这件事前,曾国藩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内容像是遗嘱,说自己“老年病躯,断不肯吝于一死”,所以对后事要有所交代。先是谈到后事,“余若长逝,灵柩自以由运河搬回江南归湘为便。沿途谢绝一切,概不收礼,但水陆略求兵勇护送为已”。他还谆谆教导儿子,“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凡是。余生平以勤字自励,而实而不能勤;亦好以俭字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尔辈以后居家,要痛改衙门奢侈之习,力崇勤俭之德”。
剜眼剖心之说查无实据,查清教案真相后,曾国藩提出处理意见:天津知府、知县发往黑龙江效力赎罪;赔偿外国损失和抚恤金;以杀人罪抵偿洋人死亡数处死民众20人,以抢劫和伤人罪判处充军25人。结果舆论大哗,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一片反对声。他自己说当时的感觉是“内疚神明,外惭清义”。案子交给了李鸿章去处理,自己回到金陵,心情更为落寞。他又开始写遗嘱,给儿子留下四条值得记取的箴言。“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所许,老人徒伤,不胜悚愧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不久,曾国藩在金陵总督衙门花园内去世,这时他才真正走向了解脱,走向了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