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经典计划”,宗旨正大,我很赞成。现在的综合性大学,少则几十个专业,多则上百个,分科越来越细,水准越来越高,而书离学生越来越远。学生们牺牲童年和少年的美好时光,一路打拼,终于如愿考上大学,却不愿意读书。问题很大,很严重。
但事出有因,这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所造成的知识不断外化的结果。这个过程并非始于今日。在无文字时代,人类靠记忆来保存和传递文化。文字发明后,受书写工具的限制,记忆术仍是保存和传递文化的重要手段。古代任何一位大学问家,同时一定也是记忆大师,具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到近代,古腾堡印刷术发明后,知识得以普及,记忆术不再重要,但是,对于精英汇聚的大学的学生来说,阅读和记忆仍是必须的学习手段。到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人们只要打开电脑,输入一个关键词,就可以把所需要的信息都调出来,这么便利,谁还愿意博闻强记呢?由此产生了读书何用的疑问,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即使作为“工具”的知识,你可以把它存放在外在的电脑和数据库里,不必专门阅读;作为“生”的知识,你却不可不吸收,并化为自己内在的东西。笛卡尔说: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尼采说:vivo, ergo cogito(我生,故我思)。按照柏拉图的说法,人的生(灵魂)具有三个层面:理性、情感和物欲。人之为人,是因为会思考。在一个满是尘埃、难以抓到一把真正的泥土的世界,在一个信息泛滥、分不清孰是孰非的世界,读书,能增进我们的理性,让我们远离颠倒梦想;读书,能陶冶我们的情感,让我们不断向上;读书,能控制我们的物欲,让我们适可而止。
读书要讲求方法。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有句名言:Distrahit aninum multitudo librorum,意思是“多读乱心”。西塞罗不是不让人们多读,而是告诫人们不能滥读。对此,孔子开出了一个处方:“学而时习之”。注意这里的“习”的意思,我看过日文和英文的翻译,日文都翻译为“習う”(narau),很容易和复习、练习混淆,英文翻译为practice,很准确。读书只有practice,才能和你的“生”结合起来,否则便像尼采说的,不过是在自己的肚子里又添进了一块石头,加剧了你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分裂罢了。
我浏览了一下60本“悦读经典计划”书目。这60本书,你如果发愿一本本地读,有一个结果我可以向各位保证:四年内绝对毕业不了。因此,怎么读?很重要。大家不妨将这些书分为教养类和专业类来阅读,或者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分别从教养和专业两个角度来阅读。教养类的可以泛读,专业类的必须精读。
60本书,打开了提升我们“生”的智慧的60扇窗口。同学们,课后假日,关上你的手机,屏蔽外界的干扰,让心静下来,走入书的世界吧,一定会受益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