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正所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系师生对于国家公祭日更是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在首个国家公祭日期间,系团委、研究生会联合校团委、校研究生会共同举办了“触摸历史,筑梦中华”国家公祭日主题系列活动,让南大师生了解南京大屠杀、悼念死难者同胞、珍惜当下和平。活动从“看”、“读”、“听”、“行”、“思”五个方面,帮助同学们全面感知历史,明白青年学生所肩负的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一、“看”——国家公祭日海报展
12月8日起,历史学系团委、研究生会主编的国家公祭日设立海报展在南园橱窗张贴。海报展详细介绍了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过程,图文并茂,内容全面,意义深刻,引起很多师生驻足观看,收到好评。同时在我系研究生同学的努力下,在南园制作出“国家公祭日专题黑板报”。该活动让大家深入了解公祭日设立的背景、过程、反响和意义等,以“看”来感知历史,感知现在。
橱窗海报展——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我系研究生制作的国家公祭日专题黑板报
二、“读”——经典南京大屠杀研究书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史使人明智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纷繁复杂,于此,我系研究生会邀请名师甄选,最终推荐出“南京大屠杀研究经典书目读书单”。10本(套)著作利用新媒体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公开推送阅读。该书单分为5期在校内热门微信公众号(“南大青年”、“南大研会”和“南大历史系研会”)上为大家推出专题介绍,让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读书,在指尖触摸历史,在“读”的过程中,铭记历史。
南大青年、南大研会推送经典书籍
校新闻网关于经典书籍阅读和“永恒记忆——南京大屠杀”讲座的报道
为了配合阅读经典书籍活动,系研究生会于12•13当天在南园食堂门口免费发放了1000套“公祭日纪念折页”和“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影像资料”。该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排队领取,积极支持公祭日活动,有些同学还与历史学系的同学们深入探讨了相关历史问题,该活动“读”出了我校的同学们对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以及对于这段惨痛历史的深刻认识。
我系同学现场发放纪念光盘与折页
三、“听”——张宪文教授讲南京大屠杀
12月10日下午,张宪文教授题为“永恒记忆——南京大屠杀”的讲座在逸夫馆开讲。张宪文教授是民国史研究之大家,其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南京大屠杀全史》是当今民国史学界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张教授从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暴行、发生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原因、日军对铁证如山的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扭曲甚至否认的原因、以及如何看待就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具体数字的争议这几点为切入点,不仅向全校师生普及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发人深省,同时也传达出了以张宪文教授为代表的史学研究工作者冷静、科学、客观的史学研究态度,令人敬佩。同学们仔细聆听历史,将历史的真相铭记在心,以史为鉴,更好地正视现在,筑梦美好的未来。
澳大利亚留学生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
四、“行”——往逝者安息之地悼念
2014年12月8日上午,我系研会组织了近百名师生前往中山码头参加南京大屠杀中山码头遇难同胞悼念活动。到场的除我校的同学们以外,还有南京晓庄师范学院、南京机电工业技工学校等学校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外国友人也到场同学生们攀谈、交流,表达他们的感受。
学生为逝者敬献花圈
12月13日上午,首个国家公祭日当天,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及遇难同胞纪念碑悼念仪式成功举行,师生代表、居民代表和鼓楼区相关领导参加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朱庆葆主持。参加公祭仪式的师生胸配白花,手持菊花,静然地站在纪念碑前。在警报响起的同时,全体人员默哀一分钟,随后学生代表向遇难同胞敬献花篮。
我校历史学系的本科生们一早便冒着严寒从仙林带来了同学们亲手折的数百只千纸鹤,在纪念碑前摆成了“12.13”的形状,以寄托自己对于77年前惨祸的哀思与对未来和平的祈愿。朱庆葆副书记希望广大师生能够牢记历史,勿忘民族曾经的苦难、勿忘苦难中逝去的生命,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深刻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坚定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并以此为激励,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该活动用真切行动的触摸历史的伤疤,感受中华民族曾经遭受过的苦难,牢记侵略战争带给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深重灾难,更好地感知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在了解历史真相,寄托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哀思,表达和平心声的同时,青年学生应当思考如何对待历史、肩负自己的使命,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里奋斗。 本次南大历史系“触摸历史,筑梦中华”国家公祭日主题系列活动得到了南大师生的广泛支持,通过“看”、“读”、“听”、“行”、“思”五个方面多角度的活动,让大家有机会全面参与到公祭日的活动中来,更好的表达对大屠杀遇难同胞的祭奠和哀思,深刻感受国难的沉重,激昂爱国情怀以及追求和平的决心。
(图文:李天逸/滕铠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