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海**家局项目资助下,应ok138cn太阳集团529刘金源教授邀请,2015年6月24—28日,英国剑桥大学人口与社会结构史研究小组主任利•肖—泰勒教授来我院讲学。6月26日上午,在ok138cn太阳集团529报告厅会议室,利•肖—泰勒教授举行了题为“1379—1911年英格兰与威尔士的职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背景比较”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刘金源教授主持。
图1:利·肖—泰勒在讲座中
在开讲之前,刘金源教授对主讲人及其研究小组做了简短介绍。利•肖—泰勒教授早年就读于牛津大学及剑桥大学,毕业后分别在剑桥大学地理系、历史系担任教职。自2007年以来,利•肖—泰勒教授先后担任剑桥人口与社会结构史研究小组副主任、主任职务。剑桥人口与社会结构史研究小组于1964年由彼得•拉斯特与托尼•瑞格利联合创立,此后半个世纪以来,它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跨学科经济社会史研究结构。其早期的开创性研究成果显示:前工业化时期的家庭是核心家庭,并非此前所公认的多代共居的复合家庭;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爆炸主要受生育率的增长所推动,而并非上一代历史学家所强调的死亡率的下降。近年来,该研究小组开始关注中世纪晚期至现代这一长时段的职业结构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作为该研究小组的第三代负责人,利•肖—泰勒教授以其最新研究项目及成果为题,向我院30余名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利•肖—泰勒教授以中世纪以来职业结构的变化为主线,在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建模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英格兰和威尔士工业革命前后长时段职业结构变迁的历程进行了阐释,进而对此前学界关于职业结构和现代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修正。此前学界普遍认为,现代经济增长与职业结构的变化几乎同时发生在工业革命期间,后者主要体现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农业)转向第二产业(工业),随后逐步转向第三产业(服务业)。然而,通过对新近收集档案材料以及数据的梳理,以利•肖—泰勒教授为首的“1379—1911年英国职业结构”项目组,针对英格兰与威尔士劳动力职业结构变迁的时段和特点提出了新的结论。根据这一结论,英格兰与威尔士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大量涌向第二产业这一职业结构变化始于1550年左右,远远早于通常认为的工业革命。与此相对应,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使经济增长并不需要第二产业劳动力的大量增加。因此,1710—1871年间,英格兰和威尔士第二产业从业率的变化并不明显,而同期第一和第三产业的从业率却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由此,利•肖—泰勒教授指出,第三产业的增长才是工业革命最根本的因素,而这一点长期以来被学界所忽视。
为进一步验证其结论,利•肖—泰勒教授还对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及职业机构变化进行了量化考察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现代经济增长与职业机构变化的关系远比此前学界设想的复杂:两者在不同国家发生的先后顺序并不一致,各国不同产业间劳动力比例的变化特征也大相径庭。这就推翻了此前学界的一个论断,即英国经济发展规律具有普适性,职业结构变化遵循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逐步转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规律。
不仅如此,通过展示英国不同时期的人口密度分布图,利•肖—泰勒教授还分析了职业结构变化研究的实际应用前景。在他看来,英国各地人口密度的变化,是由于劳动力从农业转向工业而导致的个别地区(工业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进而导致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因此,职业机构变迁的研究成果将为经济地理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讲座结束后,就师生们提出的圈地运动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18世纪东西方之间的“大分流”与职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圈地运动与小农权利等问题,利•肖—泰勒教授做了精彩而细致的回答。讲座在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为我们了解国际学界的前沿研究提供了一扇窗口。(梁 远 供稿)
图2:利·肖—泰勒与部分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