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学术讲座”第三讲顺利举行

来源:ok138cn太阳集团529发布时间:2015-11-30 06:57:09访问量:2

“博士生学术讲座”第三讲顺利举行

郭文安论岁考制度 赵飞飞论教会大学校长人选 

 

 

 

    2015年11月25日晚19点,由ok138cn太阳集团529、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博士生学术讲座”第三讲在ok138cn太阳集团529楼223教室如期举行。中国历史系主任李玉、副主任罗晓翔、院长助理梁晨、武黎嵩等老师和校内外师生70余人出席了活动,现场气氛热烈。2014级中古史博士生冯军南同学担任了此次活动的主持。 

    第一位报告人是2013级中古史博士生郭文安,报告题目为《明代岁考制度及其社会流动功能述论》。该文认为,此前学界较少寓目的明代岁考制度,依托完善的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员群体的社会流动。这种兼具黜陟与选拔功能的新型考核制度,促成了生员群体晋升与淘汰机制的实现,成为明代人才考选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由评议人南京农业大学在站博士后李昕升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该**调了岁考制度的独特意义,有助于改变我们以往对科举制度的一种概念化认识,指出了该文在史料运用、史实分析和方法论等方面的优点,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商榷与疑惑,如文中所讲明代“大部分生员从未参加过科举”的说法是否成立、对岁考制度的强调是否会导致过于低估科举制的意义等。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四位老师肯定了这一课题独到的视角,针对具体的个案选取、深化分析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第二位报告人是2013级中近史博士生赵飞飞,报告的题目是《论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立案中的校长人选问题》。这篇报告立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会大学与中国政府在立案问题上的互动,回顾了民国历届政府为收回教育主权的所做的努力及其局限,以及教会大学对于立案的回应。文章着重分析了二者博弈的一个关键内容——华人校长人选的确立问题,并高度评价了这批华人校长在近代教育史上的突出贡献。2013级中近史博士生王承庆和复旦大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郭岩伟老师分别对该文进行了评议。王承庆认为,该文运用比较法发现问题的途径、深入浅出的行文,以及文中表露出的教育者的情怀,值得我们学习。并针对文中一处史料的引用,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郭岩伟指出该文能在老问题中找到新视角,十分难能可贵。同时也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建议使用更多的一手资料与外文资料;二是建议文章把焦点更多地集中在校长人选问题上。提问环节中,与会同学们针对立案的具体过程、国民政府的政策立场、华人校长自身态度等问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与观点。四位老师也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关思考。随后,报告人还与梁晨老师就教育史数据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博士生学术讲座”秘书处 段彬 供稿)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