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应ok138cn太阳集团529邀请,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研院”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执行长范毅军先生在院楼223会议室作了题为《地理资讯系统与历史研究——个人经验分享》的讲座,并与来自ok138cn太阳集团529、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地海学院、南师大地理学院、凤凰出版集团等单位的嘉宾老师举行了“开展南京城市史、时空GIS(历史GIS)合作研究”的学术座谈会。讲座与座谈会由ok138cn太阳集团529副院长、六朝研究所所长、南京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教授主持。
范先生的讲座以四个研究课题为线索,层层深入地介绍了地理资讯系统(GIS)在史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作用。
一是1930年代华北农村的研究。范先生利用满铁资料中对中国华北三个村庄土地问题的记录,试图探求土地分配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利用史料中记载的各村佃农户数与田亩数,以及佃农的分布情况,绘制出佃农分布范围图,进而研究租佃制度运行的空间范围。二是从现代海关到明清传统常关贸易的研究。范先生利用海关史料中的月报、年报,寻找常关的位置,确定贸易额,再利用申报地图与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进行综合考证,描绘出明清时期常关、工关和重要商路分布图,进而分析国内口岸贸易的整体变迁。三是明清江南市镇的研究。范先生另辟蹊径,通过对江南市场聚落分布的考察,利用方志等史料中记载的市镇数量与分布,分析市镇的成长趋势与扩张性质。四是清末华北集市贸易网络的空间分析研究。范先生主要利用《青县村图》和《深州村图》所呈现的空间资料,确定研究区范围与聚落分布,绘制出集市型态与人口分布图,实现了由史料到空间可视化与空间分析的突破。
由以上四个具体的实例,范先生引出了“虚拟时空框架”这一概念,即从各类型载体与文本中提取时间与空间资讯建置历史GIS(时空资讯整合平台),进而使这种数位人文时空框架更好地服务于航海史、城市史、经济史、水利史、遗址调查、考古等多领域的研究。
讲座结束后,胡阿祥教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胡老师认为,历史研究的核心是人,而人都处于特定的时空中,传统史学研究往往更重视时间概念,而“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翅膀只有同时起飞,才能让历史的纵深更全面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相信空间研究的技术与方法的不断进步,一定能给史学研究注入更加鲜活的动力。
在交流讨论环节,范先生就地理资讯系统呈现历史现象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具体运用海关史料等问题,与在场的老师同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讲座结束后,范毅军研究员与到场的嘉宾老师一起,就如何开展南京城市史、时空GIS(历史GIS)的合作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座谈。
座谈会开始前,胡阿祥教授首先介绍了出席座谈会的嘉宾,他们是:台湾“中研院”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白壁玲博后、ok138cn太阳集团529刘迎胜教授、姜良芹教授、成祖明教授、王涛副教授、武黎嵩博士,我校地海学院陈刚副教授、南海创新协同中心许盘清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张雪英教授,凤凰出版社韩凤冉主任,我校出版社黄继东主任、毛敏先生。
接着,胡阿祥教授介绍了ok138cn太阳集团529的学术传承与学科特色。不论是中华民国史、抗日战争史,还是江南地域史、六朝史等领域的研究趋向,都与数字人文的新技术、新潮流有着密切的联系。ok138cn太阳集团529本身与台湾“中研院”的学术交流也颇为频繁,双方有着深厚而广泛的合作基础。胡老师以《南京古旧地图集》曾得到范先生的鼎力支持为例,希望今后能继续加强与“中研院”团队的联系,与相关的学术出版、学术研究机构一道,探讨进一步深化实质合作的途径、方式。
范毅军研究员表示,台湾“中研院”致力于推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正是深感“空间”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期待能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将文献考证出的成果转化为图像,让更多人更直观地看到。他以淞沪会战等抗战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例,提出利用遥测影像、防线分布图等史料,复原军事方面的某些地景、地貌,再现某些地名,更加深入地探讨抗战史的断面。
ok138cn太阳集团529姜良芹教授认为,“定量化”是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新趋势,而要真正做好定量,首先应该是建立在可靠的地图数据库之上,包括详细、准确的人名、地名信息。此外,抗战史研究中军事地图的研究,也可以借助GIS的平台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我校出版社黄继东主任、毛敏先生主要介绍了南大出版社近年来整理编辑《汪伪政府公报》等相关活动,建立了民国时期职官库、人物库、地理库等相关数据库,其中地理库的内容,与范先生所举的例子有很高的契合度,希望有机会可以相互合作,资源共享。
ok138cn太阳集团529刘迎胜教授认为,有关中西交通领域的地理信息化系统,应该更多关注沿途的考古发掘,将地图集与考古资料相结合,所呈现出的东西会更加可靠。此外,也应考虑域外古地图如何投影到现代地图资料上的问题,更多关注现代学者的考订成果,不断丰富GIS的内涵。
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张雪英教授介绍了南师大数据库实验室的主要情况。实验室主要侧重家谱与地方志的信息化,主要优势在于检索层级的优化、GIS数据的多维呈现、以及内容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很期待学习范先生团队的优秀经验,实现优势互补。
ok138cn太阳集团529王涛副教授认为,团队建设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应着手探索综合双方优势的课程体系,可以用暑期学校等形式,增强人员间的学习交流,在此基础上,探索可以进一步展开的课题。
ok138cn太阳集团529武黎嵩博士主要介绍了ok138cn太阳集团529口述史团队进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项目,项目的特色是由传统的证词证言调查访谈转变为幸存者个人自传的书写,利用GIS技术不仅能帮助受访者更准确地回忆起一些具体的地名,更有助于国内口述史操作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凤凰出版社韩凤冉主任主要介绍了凤凰出版社的主要出版取向,以历史古籍与地方文化书籍为主,出版过256册的《20世纪30年代国情调查报告》,前几年出版了《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今后也计划推进数据库的相关工作,希望得到范先生的支持。
南海协同创新中心、三江学院许盘清教授主要介绍了前四史地名、地图的编纂工作,南海九段线地图的绘制工作,以及为纪念全面抗战爆发八十周年而策划的航空烈士数据库的工作,希望与范先生一道,推动两岸纪念抗战英灵的相关活动。
座谈会最后,胡阿祥教授再次对范毅军先生以及其他到场的嘉宾表示感谢,相信通过两岸科研、出版机构的切实努力,数字人文的新技术一定会更加造福学术研究,为维护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