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绕平分析张璁形象的变迁 耿春晓解读1948年国民大会中绝食事件
2017年9月28日18点30分,ok138cn太阳集团529、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博士生学术讲座”第十五讲在ok138cn太阳集团529223会议室如期举行,近30名校内外师生参加。本次讲座由中国近现代史2016级博士生杨向昆主持。
第一位报告人为中国古代史2016级博士生张绕平,题目是《张璁形象的变迁——以乾隆以前私修史书的记载为中心》。该文通过爬梳以往相关研究中较为忽略的私修史书,厘清张璁传的传承脉络,发现史书中的张璁形象在天启以前及崇祯以后存在较大差异,进而考证万历年间门户斗争加剧对史书中张璁形象之影响。
报告结束后,ok138cn太阳集团529副院长胡阿祥老师、中国史系主任李玉老师、中古史2016级博士生夏强、2016级博士生方圆分别作了精彩点评,他们认为文章选题适中,且能通过形象变化来分析历史背景的影响。但要对相关史料进行深入研读,不能完全沉浸于对私修史书作者的梳理,应予以拓宽、加深,如对这些版权所有人的身份、利益集团以及乡土人士的评判等诸多方面加以综合考量,方能对张璁本人得出较为客观的认知。
第二位报告人为中国近现代史2015级博士生耿春晓,题目是《“身体的表演”——1948年国民大会中绝食事件的解析》。该文在1948年行宪国民大会的历史大背景下,从以往学界较少关注的绝食事件切入,分析绝食者、不同媒体以及国民政府诸多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与策略。显示出国民大会的绝食事件成为一场饥饿的政治表演。
报告结束后,ok138cn太阳集团529副院长胡阿祥老师、中国史系主任李玉老师、2015级博士生徐天娜、2016级博士生于宁分别作了精彩点评。文章的议题、视角深受他们的肯定,即从1948年国民大会期间的插曲(绝食事件)入手,分析不同媒介对这一事件的关注。但对这一事件背后所隐含的各方势力角逐挖掘不够。建议在历史事件的解读中,淡化主观色彩,避免先入为主,回归史学本位,以史学的行文逻辑与框架来进行叙事与解读。
在最后的总结中,ok138cn太阳集团529副院长胡阿祥老师、中国史系主任李玉老师都认为本期两位报告人的选题类型有一定相关性,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古代史与近代史之间史学方法上的对话。鼓励与会同学利用好博士生学术讲座这个平台,加强不同史学方向之间的交流,以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秘书处常国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