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梁晨:民国大学招生漫谈

来源:ok138cn太阳集团529发布时间:2017-10-30 09:47:02访问量:4


应ok138cn太阳集团529研究生会的邀请,10月28日晚,ok138cn太阳集团529副教授梁晨在院楼403报告厅作了题为“民国大学招生与考试漫谈”的讲座。




梁晨老师认为,从高等教育角度切入,中国近代的一个重要转变是从考试政府到考试社会,即从针对做官的科举考试到面向新职业群体的社会性考试。这一重要转变来自于近代高等教育的出现与发展,其起源于教会学校,之后公立学校及私人学校也不断生发。因此,民国正规高等教育在多领域成为精英生产的主要工具,入学考试成为民国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机制。

其次,他提出民国时期学校招生方式受西方大学影响,根据实际招生情况呈现出各异特点,包括教会大学的认证中学制度、保送制度、同等学力考试以及大学入学考试,并详细介绍了学校招生的具体操作过程。


 

 

再次,梁晨老师指出民国大学招生工作的主导存在学府与政府之争。民国大学招生主体可分为院校单独招生、高校联合招生、委托招生以及教育部主导招生,其中主体是院校本身,因此民国时期大学招生工作主要由院校来完成。院校招生使招生工作隐含着学校本身与整个教育系统、大学驻地地方与更广大地区、甚至全国之间的矛盾和协调问题,并集中体现于招生工作组织中的非考试学生如何认定资格、考试信息的传递、考点布局以及学费差异等诸多方面。梁晨老师就此问题介绍民国高校招生实践的具体操作。它们依托地方政府来拓展生源,立足本校多设考点,错落考期并设多次考试;院校之间也会存在差异化的考试科目和要求。梁晨老师就种种情况一一举例分析。


 

 

最后,梁晨老师就大学办学条件、大学成本以及投考难易三方面的差异,对民国时期学生的择校观进行了分析。

梁晨老师多方面介绍民国时期大学招生与考试情况,对以下问题提出思索:客观性考试与教育获得者的社会结构、社会流动性之间的关系,教育质量、教育门槛与社会阶层交流、融合之间的关系与向度,考试内容、考试科目的侧重差异及其社会影响,极大地启发了学生的思路。最后,梁老师亲切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讲座在掌声中结束。

 

撰稿人:王静娴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