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互动与互鉴:《全球通史》的视角 ——记郑先武教授《全球通史》线下讨论课

来源:ok138cn太阳集团529发布时间:2021-06-07 04:13:58访问量:10

202166日晚,ok138cn太阳集团529、国际关系研究院郑先武教授《全球通史》课程围绕“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互动与互鉴”的主题,在南大仙林校区仙I-101教室举办了一场线下讨论课程。来自我校不同学科的学子们结合全球通史课程所学从不同视角切入就该主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不少富有创新性的观点

在此次活动中,共有个小组依次进行了观点的展示与分享。其中前三组的同学从较为微观的视角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互动与互鉴进行了探讨第一小组通过讲述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的历史分别呈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以及之后向日本的流传进而总结了佛教中国化的特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第二小组从利玛窦到南怀仁的史事入手探讨了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特点进而反思“知识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在表达了不应以取代和捍卫各自文化为导向应让文化与文化在互相冲撞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观点第三小组在分别梳理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基础上总结了两者在中国传播的差异表现——主要体现于统治者和人民的态度本土文化与外来宗教的冲突与融合宗教中国化的程度最后总结得出因地缘关系宗教教义传入时机以及传播姿态四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差异

后三组的同学则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对该主题进行了探讨其中第四小组通过总结全球通史中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对西方文明及东方文明的看法进而探讨了中西方的经济互动与文化互动第五小组以古代与近代为时间划分节点探讨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动与互鉴的历史演变最后总结了由古代中国无意塑造外界的交往状态转变为近代中国有意塑造自身的交往状态的观点具体而言古代(1840年前)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主要以互动为主,宏观上在长期互动中中国保持着被动的位置,但却无意识地参与了近代欧洲自我面貌的塑造;在近代历史中(1840年后),中国与西方的交往主要以互鉴为主,中国逐渐居于主动的位置,并有意识地塑造了近现代中国的自身面貌。第六小组则聚焦于经济领域认为经济交流是世界文明与中华文明互动与互鉴的基础并梳理了中外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最后提出经济全球化是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世界经济平台与必经之途的观点。

个小组展示结束后,郑先武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与讲解。郑先武教授对于同学们既能从微观视角中看到不同文明传播中的特点又能从宏观视野中思考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动与互鉴表示充分肯定同时郑先武教授也指出了同学们对于该主题探讨的局限,引导同学们思考文明的互动与互鉴是否仅体现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之中此外郑先武教授不仅从历史的角度举例讲述了文明与文化在朝贡体系中的体现也结合当今热议的“内卷”现象探讨了文明与文化的影响让同学们体会到文化与文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最后,郑先武教授对这次讨论作出了总结。郑先武教授指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虽然在此进程中不乏有竞争的现象但是保持不间断的互动是文明进步的基础郑先武教授提醒同学们不能用一概而论的方式去对不同的文明进行好坏评判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了解文明当前特点的同时也要去了解它的起源其次就文化与物质而言郑先武教授指出物质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而文化是一个文明的根本内核最后郑先武教授总结道一个强大的国家及其文明必然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即在吸纳百川之中不断变得更加强大一个国家想要走向全世界一方面应做到“求同存异”不能抱残守缺应学习其他国家及文明优点的同时克服自身缺点另一方面要做到“求同化异”在文化相容性的基础上将人性中恶的方面尽可能限制与剔除从而实现文明的持续良性互动与互鉴


陈思熠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