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朱庆葆,男,1963年生。1982年进入我校历史系学习,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我校校长助理,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11年9月任我校党委副书记。2018年9月起任江南大学党委书记。
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高等教育管理、当代台湾等领域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20余种。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10多项。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教育部优秀教材奖、江苏省优秀社科成果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
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会长、江苏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优良精神与现代制度成就一流大学
作者:朱庆葆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04-14
现代大学的成长路径和模式尽管千差万别,但核心要素是一致的,就是无不拥有优良的大学精神和现代的大学制度。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以“985工程”实施为标志,我国启动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十几年来,在“985工程”支持下,一批重点建设大学的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极大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科学研究领域的地位,成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坚力量。
然而同时,毋庸讳言,从总体上讲,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一流大学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这一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就科技总体水平而言,我国一流大学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较少,部分学科和领域还处于跟踪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两相对照可以发现,我国一流大学建设依然面临着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从“硬件”加强到“软件”改进的任务。当前,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外延和内涵应该更深刻、更丰富,要从注重形式向更加注重内容转变,这就要精准把握影响大学质量和内涵的抓手。这个抓手,根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普遍规律来看,应该是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现代大学的成长路径和模式尽管千差万别,但核心要素是一致的,就是无不拥有优良的大学精神和现代的大学制度。
大学精神是建设一流大学的灵魂。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教育机构,它的组织特性之一就是“学术共同体”,有其特有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生产规律。大学精神就是这种特有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生产规律的表现。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精神由于受到“官本位”、“市场化”等功利思想的负面影响,大学精神一定程度上出现弱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大学作为教学和学术独立中心的地位没有得到确立;大学办学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独到的理念,办学目标功利化;大学教师的学术品位下降,学术失范、学术腐败现象日趋严重,等等。因此,我国一流大学建设一定要在培育大学精神、涵养大学文化上用心思、下功夫。
大学制度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根本。制度建设是保障一流大学持续创新、科学发展的前提。从制度体系上看,现代大学制度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自身的治理体系,另一方面是大学与国家关系的治理体系。对大学自身的治理体系而言,一是要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构建以大学章程为龙头的制度体系。二是要逐步转变学校行政职能,充分发挥学术组织作用,进一步增强学术权力,加强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增强学术权力,最重要的就是充分认识到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加强教授治学、教师参与学校学术事务管理的权力。三是要加快教师评聘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四是改革现有的学科和科研管理组织模式,不断提高一流大学的学科和科研管理水平,以更好适应现代学科的发展,促进学科的交叉和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复杂系统,这就要求政府放权与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同步进行。近期,教育部先后出台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推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试点地区和学校等一系列举措,这对在制度层面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大学和政府关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下一步,对政府而言,要进一步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保障大学自主办学、独立学术的原则,激励大学教师致力于终身追求文化资本而非政治资本、经济资本,为大学及其教师忠诚于学术事业提供法律保障。对高校而言,要从学校实际出发积极制定章程,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议事规则,建立理事会或董事会,充实提高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公布质量报告等,正确处理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关系、事业发展与制度建设的关系、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的关系、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的关系,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