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交流座谈会|世界史教师支部与世界史21级研究生支部共建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ok138cn太阳集团529发布时间:2022-05-06 07:29:55访问量:10

题目:

师生交流座谈会|世界史教师支部与世界史21级研究生支部共建活动圆满结束


推文简介:

55日,世界史教师支部与世界史21级研究生支部师生相聚历史院楼,围绕“读博or就业”主题举办师生交流座谈会。


内容: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生长。55日下午,世界史教师支部与世界史21级研究生支部师生相聚历史院楼,围绕“读博or就业”主题举办师生交流座谈会。世界史教师支部的祝宏俊老师、吴贺老师、卢华楠老师、盛仁杰老师、姚念达老师、姚全老师及征咪老师出席座谈会。


(世界史教师支部与世界史21级研究生支部师生相聚历史院楼)


座谈会上,各位老师亲切地向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在初步了解老师们的学术经历和研究方向后,同学们围绕“读博or就业”主题向老师们进行踊跃提问。在对各个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后,老师们为各位同学送上了一份份真诚而精彩的回答,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Q:请问姚全老师,为什么您在工作四年之后又选择回高校读博呢?

A:读研期间,我觉得作为象牙塔的大学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许多事情都可以预知,而象牙塔外的世界则不然。所以,我非常想经历一下“外面”的生活。在硕士论文完成后,我开始投简历、找工作,最终去往地处海南的一家国企。但是,作为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我并不任职于企业的核心部门,只在行政部门做一些材料撰写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大多零碎且边缘。同时,在海南“跳槽”也并不容易。最后,我还是决定回高校读博。其实,有的时候大家没有必要一直纠结于利弊的分析与衡量,这样可能会使大家畏手畏脚。


Q:请问征咪老师,刚才多位老师都谈到了家庭和生育对博士造成的压力,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以及,您当时为什么选择读博呢?

A:我就从女性视角出发来谈谈我的理解。在家庭和生育对女博士造成的压力方面,不同人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但是,事实就是当今社会对“女性因事业而牺牲家庭”的价值序列并不包容,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所以,男性读博时,这方面的压力会相对小一些。就我自己而言,当时读博是因为不太习惯自己的工作。因为我曾经在出版社做过实习编辑,编辑是为读者服务的,很多时候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产出,这与我的习惯或者说偏好是相悖的,所以我就决定读博士、做学术。


Q:请问老师们,在国内读博与在国外读博有什么区别吗?

A:卢华楠老师:我是在法国读的博士。当时我为什么选择出国读博呢?一方面,我自身对语言学习很感兴趣,出国读博的语言障碍没有那么大;第二,国内读博必须需要发表论文,我自己不太喜欢写论文这样的研究模式,而国外对于发文章没有那么大的要求。所以,我就最终选择了出国读博。现在想想,当时我的法国导师应该看我是我校的硕士,也是名校出身,所以就给了offer,我自己凭着一腔热情也就毅然赴法。但是刚到法国时,法语仍需精进,而且欧洲读博一直是“宽进严出”,所以我读博的时间有六年。但是现在看来,这六年非常值得。

盛仁杰老师:刚才卢老师提到论文发表的要求,我补充一点。现在北大的博士已经没有毕业时要发表两篇C刊的硬性要求。因为,如果你醉心科研,发表文章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不想走科研道路(比如想做公务员),那么用论文框住学生也没有必要。北大这项“敢为天下先”的做法相信会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借鉴的。


(卢华楠老师在回答问题)


Q:老师,我现在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学术兴趣方向,但是我时不时会对这个方向产生一些疲惫感甚至厌倦感,请问老师们,这样的感觉正常吗?应该如何克服呢?

A:姚念达老师:我现在暂时还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同学可以选一个稍微大一点的题目,然后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研究题目里的不同小点,为自己寻找成就感。

卢华楠老师:确实会出现厌倦感。但是,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专注呢?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挖掘到新的点呢?做科研是需要热情的,不要把科研看做任务。

盛仁杰老师:我当时在论文开题之后就去英国搜集材料,但是发现材料与自己的选题并不契合,所以我就决定换题目了。换题还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

征咪老师:当时读博士的时候压力也很大,晚上的时候回宿舍会跟同样读博的舍友交流自己关于题目的想法,听取舍友的意见。当然,导师意见的重要性更是不遑多论。总之,多去听听他人的意见,不要自己禁锢自己。


Q:老师,我的大学本科是小语种专业,现在很喜欢自己的研究生专业,但绝对称不上热爱。请问,“热爱”是读博的前提条件吗?以及,如何更好地在学习中发挥语言优势呢?

A:姚全老师:我觉得,与“热爱”相比,“适合”才是读博的前提条件。比如,在一篇文献的阅读中,在一场课堂报告中,你是不是比别的同学会做得更好?如果做得更好,你在科研方面也许就比别人更加“适合”。

卢华楠老师:我与姚老师的观点不太相同。我觉得,“热爱”对于读博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当然,人生就是要经历许多尝试的过程,很多时候,只有过了某个临界点才能明白自己能不能真正走下去。关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语言对于我们世界史方面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体现在材料的选择与阅读方面。英语的研究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也不一定是最前沿的,多掌握一门语言就多一门工具,眼界会越来越开阔。我推荐大家都去学一门第二外语,会对大家的研究很有助益。


(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

Q:请问老师,如果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工作,几年后再回来读博可行吗?都说35岁是人生一坎,试错成本会不会有些高?

A:姚全老师:要允许自己试错,如果不试错可能自己不会甘心。现在的趋势就是科研年轻化,许多学者都是一口气读到博士,我觉得,如果有读博的打算就尽早回到高校,客观来说,年龄对于许多事情是会有一些影响的。关于第二个问题,我很理解男生关于金钱、家庭、父母的焦虑感,我在读博时也经历过。但是这不仅是压力,也是动力,会激励你奋进前行。

吴贺老师:男生总是有一种使命感,比如赚钱等等,女生在这方面的心理包袱会轻一些。男生们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压力。在高校的考核方面,年龄也不是卡人的标准,不要在年龄方面过度焦虑。

征咪老师:历史学不是一个吃青春饭的学科,或者说,是一个跟青春饭距离最远的学科。你的所有人生经历都是财富,老教授们的丰富阅历在他们的文字里就有着深刻反映。在这个连年龄都要“卷”的时代,历史学着实算一股清流。

盛仁杰老师:我当时的博士舍友就选择了北京人大附中的教职,因为工资待遇确实很好,所以读博之后的待遇也是各人各异。就读博阶段来说,现在美国的人文社科博士基本都是全奖,待遇还是很高的,同学们不要担心。


(征咪老师在回答问题)


Q:老师,我在研究生入学前有过一年的支教经历,在这一年中,有些在国外读研的同学甚至已经毕业,而我才刚刚入学。此时我会产生一种落差感和焦虑感,请问这样的感觉是正常的吗?读博会出现这样的感觉吗?

A:征咪老师:要专注于自己,不要一直跟别人比。把重心放在“我今天读了什么书?”、“我这周上了什么课?”等等,专注于自己日积月累的成长。人生很长,无需争一时快慢。

姚念达老师:如果十年之后再回头,会发现这区区一年也不算什么。我曾经参加过本科同学聚会,十年过去,昔日同学早已成家立业,自己才刚刚博士毕业。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同学们的烦恼你也未必知道。区区一年,真的无需焦虑。

吴贺老师:聪明优秀的群体总是很容易焦虑。但是,对自己的要求松一点真的没有关系,退一步就能收获海阔天空,珍惜当下才是正道。


座谈会上,老师们用连珠妙语为同学们解疑答惑,交流热烈,欢声迭起。在座谈会的最后,祝宏俊老师进行总结发言。祝老师指出,研究生人才培养不应局限于课堂,年轻学子与年轻老师们的沟通也是很重要的交流渠道,今天的座谈会并不是句点,而应成为起点,未来的沟通要继续,互动也要继续,希望同学们未来的学习生活能更加充实、更加坚定!在阵阵掌声之中,本次师生交流座谈会圆满结束。

(会后合影)


返回原图
/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