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甲子之聚
孙江林
《扬子晚报》2015年12月8日 繁星
那天上午,在南大思源厅,参加ok138cn太阳集团52955级同学入校甲子之聚。参加此次聚会的三十个校友,年龄最大的徐老师92岁,最小的沈老师78岁。我执意把83岁的张树栋老师请到主座,我坐侧座。张老师给我们上过《世界古代史》课。
思源厅灯光明亮,乌木长桌前坐着的老人,个个白发苍苍。左右两边靠墙各有一排拼接起来的条桌。左边桌上放着《校友通讯》,右侧的长条桌前,坐着几个老妈妈。这些老妈妈是校友的家属,专门陪老伴儿来参加聚会的。杨老师拿着一张信纸,站起来,宣布座谈会开始。室内顿时静悄悄的,就像当年老师给我们上课时,我们的表现一样。杨老师说,我们这个班人数最多,一共94人,已走了28人,活着的还有60多人,有些人出不了远门了,这次来了30人。这是进校60年聚会,是个甲子之聚,是最后一次。有人插话,2019年,我们还有毕业60周年呢!有人附和,是啊是啊。杨老师停顿一下,左右看看,笑笑,说,但愿还有一次。
我说,各位老前辈,你们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才几个月大,但再过几年,我也要退休了,日子过得真是太快了!我简单介绍了院里的发展状况,提到我的学弟、邱老师的儿子邱勉最近捐赠50万元感恩基金的事。有人插话说,喏,那边的周老师就是邱勉的妈妈!我这才知道,曾经给我上过中国古代史课程的邱老师和周老师是55级的同班同学。有人说,邱老师腿不好,现在医院做手术,人来不了。
无锡来的代表说,无锡共有8个同学,4个走了,还有4个,来了两个,50%,怎么样,还可以吧!老人自豪地笑笑,说,毕业60年的时候,我还来!大家哈哈大笑。
负责这次活动组织工作的是78岁的沈老师,她介绍与每个同学联系的情况,谁生病,来不了,什么原因,很详细。杨老师看看手表,说,你简短一点。沈老师固执地说,我的语速够快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聚会,我还是把同学的情况给大家说说。坚持把没有来的几十个同学的情况说了一遍。
机会难得,大家都想说话。一位头发全白的老者说,我癌症手术后六七年啦,我现在这样想,活一天,赚一天。又一位老者说,我肺癌刚做过手术三个月!老人看起来红光满面,精神不错。有人提到刘老师,问谁能联系到?有人说,刘老师很苦啊,把房子给了大女儿,小女儿有意见,这都是家庭矛盾,后来听说进了敬老院,再后来,离开敬老院,谁也不知道他人在哪里。坐在我旁边年龄最长的徐老师发言,说,2019年聚会时,我如果活着,我还来。说得大家哈哈大笑。张老师说,现在条件好了,活到一百岁,根本不是个难事儿。我对徐老师说,您身体真好!徐老师轻描淡写地说,我是高血压,头里面有两颗钉子,腿上也有两颗钉子呢,关键是心态。有空的时候,多搓搓手,一面做着示范动作。老人们个个嘻嘻哈哈,乐观旷达,谈生病治病的事,就像谈自行车的一次日常维修。
中午,请前辈们吃了个午饭;下午,老人们到金牛湖玩去了。
联系信箱:historys@n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