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路
作者简介
戴路,男,1977年出生,2012年我校历史系博士毕业,曾担任江苏团省委宣传部部长,现任江苏工人报社社长。
我眼中的历史人物
现在评论历史人物类节目很多,也很吸引眼球。许多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许多历史人物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在享受精神愉悦之后,我们是不是需要静下心来拷问一下,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评判是不是很客观呢,是不是很全面呢?这就涉及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何谓历史人物,一方面是这个人物已经不在人世了,另一方面是指这个人物所处的时间段已经是过去时了。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造就了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不论名气多大、故事多少,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品味。以史为鉴、以铜为镜,恰是如此。历史人物距离我们时间的远近、人物史料的多寡、以及史料真实性直接关系到我们对这个人物的评价。掌握真实的史料,对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意义重大,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内心深处树立起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
一是要避免那种盖棺定论的评判。隋炀帝在历史上被许多人称为昏君,但是他也是有功劳的、甚至是有很大的功劳,那就是开凿了大运河。虽然开凿大运河搞得民怨沸腾、人民负担沉重,但是大运河的开通缔造了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我们经常说袁世凯是“独夫民贼”和“窃国大盗”,指责的是他恢复帝制、当了皇帝,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他也曾经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过贡献。比如,他创建新式军队、培养大批军事人才、首创中国国内警察制度、逼迫清帝和平退位、开创中华民国督修铁路、办工厂、大力发展实业废除科举制度,推广免费国民学校,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对国家的发展还是有长远益处的。
二是对待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我们长期以来从负面的角度对曾国藩进行评论,把曾国藩评价为卖国贼。但是仔细了解和分析曾国藩,不得不对曾国藩竖起大拇指。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文学家,清末著名的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曾国藩一生求学不断,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曾国藩是军事家,建立了勇猛善战的湘军,湘军之名威震天下,有 “天下无湘不成军”之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发起者,促成了洋务运动,率先筹设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厂——安庆内军械所,组织徐寿、华蘅芳等成功试制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创办江南机械制造局,办起了中国第一家大型使用机械生产的近代工厂。他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教育的近代化,在他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兵工学堂,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创办翻译机构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1871年还奏请派幼童赴美留学,获准后亲自督办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一本洋洋洒洒的《曾国藩家书》记载了他的生活点滴和人生感悟,是我们学习的好参考,也是我们治家治学的好教材。毛泽东1917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1969年又说“他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视为终身学习的楷模。有副对联这样评价他:“立德立言立行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有人也称他是修身齐家治国的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三是要从历史前进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洪承畴是明末的著名叛将,皇太极把他作为引入中原的引入者,但是洪承畴对清军的献策也避免了更多的汉人被清军屠杀。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论褒贬不一,主张 “贬” 的评价认为秦始皇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其维护王朝统治是以对劳苦大众的压迫为基础的,“焚书坑儒 ”甚至称得上是历史的倒退。然而事实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秦始皇的“集权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做法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 。
四是要从大爱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北洋军阀中的许多“大人物”在征战沙场、纵横驰骋,虽然为了军阀利益给民众带来了战争的创伤,但是在爱国这个大利益、大道理方面也体现出令人敬佩的一面。五四运动爆发后,吴佩孚立即通电全国,坚决反对《巴黎和约》。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建立汉奸政府,三次邀请吴佩孚参加汉奸政府,吴佩孚每次都严辞拒绝了。张作霖作为“东北王”,多次抵制日本人拉拢他签订卖国条约的要求,后来被日本关东军在皇姑屯炸成重伤死去。说到段祺瑞,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多次邀请段祺瑞组织华北政府,但是段祺瑞坚决不愿与日本人合作。
五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唐玄宗在治国初期,十分注重选贤任能,比如任用了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盛极而衰,唐玄宗逐渐耽于享乐,丧失了先前励精图治、节俭务实的精气神,任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朝政,导致政治从清明走向腐败,引发“安史之乱”。杨度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小受到“帝王之学”熏陶的杨度,一直在探求将中国由积弱变成富强的道路。他积极寻求君主立宪的途径,积极为袁世凯恢复帝制谋划奔走。但是他的思想在袁世凯去世后发生重大转变,在孙中山最危急的时刻帮助孙中山化险为夷。后来加入中国国民党,积极与李大钊等人交往,逐步吸收新的思想。李大钊被捕入狱后,他积极参与营救,并于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为共产党做了许多别人无法替代的工作,为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果说我们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杨度,那么我们可能会局限于某个点上评判他,就有可能离真实的杨度越来越远、最后导致评判的误差。如果说杨度是一个逐步向善的过程,那么汪精卫就是一个反例。汪精卫年轻时是一个热血青年,曾经刺杀清摄政王载沣,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英雄气节广为流传。从法国留学归来后,在孙中山领导下从事革命工作,并逐步在国民党内部位居高位。但是后来汪精卫的思想发生巨变,在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人,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被世人唾弃的汉奸。
六是要放弃固有的思维去评判历史人物。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充分体现了世人对王莽的评价,可以说王莽一直是身处骂名中的。但是这个王莽,为了巩固自己政权,也的确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土地改革、商业改革等等,应该说是一个有远见的改革家。虽然由于改革过激过重,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大多数人的礼仪,但是王莽希望将社会经济制度的各种矛盾予以改良的决心还是值得充分赞许和肯定的。对于许多国民党将领的评价,曾几何时我们都是从负面的视角去看待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舆论环境的更加开放开明,我们对国民党将领的评价也更加客观。在近期公布的抗日英雄名录中,国民党将领名单占了很大的比重,充分说明我们充分肯定了许多国民党将领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贡献,也促使我们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抗日战争史。这就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也体现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宽阔胸怀。杜月笙是上海青帮巨头,长期以来是以黑社会老大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杜月笙在抗战期间积极筹集善款、捐资建造飞机,也为抗战作出了贡献。同事他始终坚持不做汉奸,保持自己的民族气节,也充分体现出他的爱国情怀。
七是要忽略一些“小节”问题。历史上的“大人物”不可能十全十美,常人看来的十分重要的如真诚虚伪、作风高尚问题,对于这些历史“大人物”来说都不是大问题。因为有很多问题,不能证实。亦或是能够证实、也不足为道。因为,这些都是小节。我们看待一个历史人物,要看他的大节,而不是小节。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平定三藩、统一台湾、驱逐沙俄,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局面。但是他的文字狱使许多仁人志士不敢过问朝政、不敢提出建议,这个也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但是从他极大的贡献来看,文字狱等举措都是小节。
八是要从大融合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中有国的现象经常发生。比如,女真族是中国民族的一个成员,女真族所建立的金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权,而且金政权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分析金政权和宋政权战争的时候,就不能简单地以单纯的敌我角度来区分,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把女真族视为外来入侵的民族。既然是一国之内的民族战争,在评价当时的历史人物时,很难用固定的标准去加以评判。
九是要因时因人因事而异。清摄政王多尔衮在南下统一全国时,在攻打扬州之前,曾给明朝兵部尚书史可法去了一封劝降信。劝其交出扬州,就地投降。五次发信劝降。史可法将信一一烧掉、后城破而死。史可法的行为是为了自身的气节,值得肯定。屈原跳江自杀,是为了楚国,但是楚国当时已经非常腐败,但是他的一跳是出于气节,值得肯定。文天祥为南宋灭亡后的小朝廷牺牲也是如此。方孝孺为了维护建文帝,被明成祖朱棣全家尽杀,但是这种气节也是方孝孺忠君的一种表现。受命燕太子丹刺杀秦王的荆轲,就应该一如既往地予以肯定,因为他是为了反抗秦国的侵略的。至于因事而异,戊戌变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作为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虽然后来失败了,但是戊戌变法唤醒了民众救国的意识,为探索资本主义道路开辟了新的空间,可以说是一次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的思想启蒙运动。
十是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宜江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人们在评价项羽时,往往站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角度看待项羽,毁大于赞。但是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既勇猛又豪爽,他敢作敢当、嫉恶如仇、磊落坦荡。这些品格也反映出他的“大人物”形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在对任何历史人物的评价上,永远不可能尽善尽美,因为我们是永远不可能完全知道每个人在每个阶段的每一点想法和真实的故事。我们需要站在更“超脱”的角度,带着宽容的胸怀、客观的标准去看待历史人物。虽然历史人物的准确判断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历史人物的许多或真或假的趣闻轶事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谈资和快乐,这也是他们的贡献。有的历史人物,虽然在大的方面可能一无是处,但是在小的方面还是有可爱之处,比如明熹宗有着一手好的木匠活,宋徽宗的书画造诣很高等等。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了解自己,因为只有本人才是自己的历史承载者。试问,有几个人真正了解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每个人自己。当然,不论如何评判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轶事典故都值得我们品味和回味,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历史人物的点滴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很短暂,要把属于自己的短暂时光拥有好和珍惜好,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人,这样就非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