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周茹,女,2017级本,现保研至近现代史方向。
自入学以来参与团职工作,现任ok138cn太阳集团5292017级本科团支部团支书。
2019-2020学年,我校第23届学委会委员,ok138cn太阳集团529本科团委团副。
2020-2021学年,任我校学生常代会副会长职务。
曾获得人民奖学金、杨咏曼奖学金;
曾获得我校五四优秀学生、我校五四优秀团干、我校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
(一)初心使命,薪火相传
对周茹来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学时代便已确立的目标。周茹的姥爷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老兵,曾参与猫耳洞备战,在天安门前接受过检阅。周茹自小便受到姥爷潜移默化的影响:“姥爷做事勤恳、做人坦荡,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身体力行向我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应当是怎样的。”谈及父亲,周茹想起了疫情期间的故事:“在管控最严格的时期,身为党员的父亲投入了到社区排查、监管工作中。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室外,父亲常常一待,便是一夜。”
由于祖辈父辈的影响,在周茹所受过的教育里,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是对一个人极大的认可。随着高中文科学习的不断深入,她被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感染,也对党的历史和理论有了愈加深入的了解。进入ok138cn太阳集团529,周茹成为了年级的团支书。在从事组织推优等一系列入党流程相关的工作中,其自身对党的规章制度开始有了更多具体的认识。家庭的影响加上自身的学习,不知不觉间,“党员”约束并引导着周茹的行为,促使她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努力去成为一名更严谨、自律、有责任心的青年学生。
潜移默化,薪火传家久;润物无声,使命继世长。
(二)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成为党支部的一份子后,周茹便积极参与到了党支部组织的党史学习、宣讲等各项活动之中,在近期举办的 “传递书香、奉献爱心”捐书活动、“党史教育进中学”系列活动里,都能看见她忙碌的身影。在党支部组织的活动之外,周茹也想起了去年的一段特殊经历:在疫情期间,和父亲一样,周茹也加入到了家乡抗击疫情的工作之中,并在一所中学帮忙物资整合等基础工作。在疫情好转,政府机关恢复工作后,她又到辽源市市委办进行实习,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小组的工作,前往下属乡镇、村子进行了一系列实地调研。这次调研,涉及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许多方面,让周茹接触了例如养蚕基地、养鸽厂的投资、乡村绿植、农家小院的改造等等村镇生活中具体事件。
宝贵的实践经历,让周茹对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如何落实有了真切的认识,甚至对于我国的共同富裕等战略构想也有了实际的体会。周茹谈到:“在实习过程中,因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为人民谋发展,体验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统一的使命感、满足感。对于自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感到更加荣幸。”
一寸丹心,小我补益山海;百川归海,大我增辉日月。
(三)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如何将历史学人和中共党员两个身份更好的结合?周茹也一直在思索。
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作为ok138cn太阳集团529青年党员,周茹认为,务必发挥所学在力所能及之处有所付出。以不久前的“党史教育进中学”活动为例,她谈到:党支部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为西南乡村中学的学生讲述了西南解放与建设的历史故事。活动之中,他们都在努力探索,将所学所长转化成对应群体所能接受的话语模式,将历史以生动、亲切的形态展现给中学的孩子们。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秉持着对历史专业的热爱和敬畏,周茹选择了历史学专业。“作为青年党员,我不仅要学好,还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将这本教科书更好地讲述到更广泛的群体。在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过程中,青年党员与历史学人的双重身份可以让我明理、笃行,并对社会有所奉献。”对于如何学以致用,周茹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读书知味,枕籍经史清平乐;岁月沉香,观今鉴古逍遥游。
(四)足履实地,未来可期
近代中国,无论是重大历史事件的风云变迁,还是个体生命的温情或艰难,都对周茹有着强烈的感召力。研究生阶段,周茹选择在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继续深造。对于未来,周茹认为,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新四史”学习的号召,使她对于历史学习有了更充沛的信念感。自己将来或许会投入到体制内的工作中,来使自己多年的学习得到最大价值地运用。
“对于党史、国史的学习与运用,不仅是时下的呼吁,也是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所需要长久依赖的,对于历史经验的借鉴适用于各行各业,而成为体制内的一份子,可以直接发挥党员作用,能够在最适宜的领域讲好历史,承担好一名新时代青年党员的使命。”周茹坚定地说。
前途似海,破千帆乘风好去;来日方长,行万里后浪奔腾。
怀揣入党初心与敬畏之情,立足专业,一路承担责任,践行使命。采访的最后,周茹引用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会见中国留学生时的讲话:“第一,青年人既要勇敢又要谦虚;第二,祝你们身体好、学习好、将来工作好。”在当前压力繁重的生活里,希望以此言赠予青年党员和学弟学妹们,与大家共勉。
采访|李泽晖
文字|许思琪 郭彦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