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18:30,我校历史系 “学衡讲堂“第二期举办本学期第二讲,在仙一教学楼103教室与同学们碰面。我校历史系教授、我校思想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夏维中,用一个半小时与同学们分享了南京明故宫遗址最近出土的带字瓷质建筑构件的来龙去脉与其背后的研究价值。
为了让同学们听的明白,夏教授首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南京城的建城历史和发展变迁。六朝时期,孙权在南京建城,初具规模,至明朝朱元璋时期建造都城,于1633年开始填燕雀湖建造明故宫。讲说并不仅限于文字,夏教授结合多张地图和复原图,为同学们展示了这一变迁的过程。根据图示,明故宫的复原图,与后来北京“丁字形”的故宫图纸相似度极高,北京故宫的规划与南京明故宫几乎一样,但是规制要更大些。说到这里,夏教授有些感慨,文物和历史遗址保存到现在,经过了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我们更应该去保护它们。
有了基本的背景知识,夏教授开始讲述带字瓷质建筑构件的来龙去脉。2010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夏教授从一文物爱好者手中获得十余件带字建筑构件,构件大都为筒瓦、板瓦残件,构件上有可辨识的铭文。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此前相关的出土构件均无文字,此次意外获得的带字瓷质构件并无前例。
接下来是复杂但清晰的推敲过程。夏教授结合可辨识的铭文,从相关的文献、已有的文物发现、烧造的时间地点等不同角度举例相互映证,甚至对构件的胎质,就瓷与陶不同构件的区别,都作了细致的区分。同样,通过一系列图片的展示,如饰有五爪龙的瓦当、滴水等,同学们对这其中的奥秘有了更好的了解。
这批带字瓷质建筑构件的价值何在?夏教授坦言,从研究的角度来讲,中国的考古与陶瓷的研究息息相关,铭文很好地反映了明朝洪武前期的徭役编制。另一方面,在文献资料严重不足、文物保存极不完整的情况下,这些带字瓷质建筑构件为我们提供了认识问题的新角度。“任何文物都有其价值”,夏教授如是说,“我们之所以觉得它不值钱,正是因为我们的知识、信息积累还不足,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对相关研究足够熟悉,某一个简单的东西,实物也好,史料也罢,都可以从中挖掘出许多新的内容。(摘自我校新闻网)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本系列的讲座,我们将会用照片记录,与大家一同分享讲座的精彩!